Page 72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72
党 政 研 究 2020 2
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与路径
吴 伟 吴向伟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
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这体现了党的国家治理理
念的创新与升华。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密切的
内在联系,其创新与发展能增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其制度效能也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
代化的进程。因此,应当紧紧抓住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的促进作用。既要充分认识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逻辑联系,寻找逻辑契合点;又
要在建立两者逻辑契合的基础上,探索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现代化;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20)02 - 0071 - 0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
〔 1〕
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
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这一表述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深刻含义。党
〔 2〕
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
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具体来说,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整
〔 3〕
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体制机
制、法律法规等;治理能力是指党领导人民运用宪法、法律有效执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的能力。而政党制度则是特定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与制度创新的产物,直接影响着国家
治理的效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 70 余年政治制度建设的
历史探索中,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根植于中国
社会土壤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与国家发展的政党制度。就政治发展与政治现
代化的历史维度来看,新型政党制度与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形成背景具有相似性,因而它
们基本逻辑和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从现实政治实践过程来看,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态与应对研究”( 17BKS151)
〔作者简介〕吴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向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430072。
7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