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67

五中全会公报: “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
             体。” 这个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制度性话语权,“旨在统合全球与本土改革发展的双重语境,
                   〔 6〕
             确立和完善本土治理的话语体系”。 即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法治体系以及国
                                                  〔 7〕
             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中国本土治理话语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并推动
             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体系的最终建成。然而这个新时代制度性话语体系所对应的全球语
             境,仍然是全球化进程中已经暴露出来的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危机。“西方自由主义民主
             的价值逻辑在 21 世纪的全球治理危机中难以自圆其说,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民主的先验
             性与治理危机的现实性难以统合、内部改革的桎梏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 ‘迷思’、自由主
             义民主在国际冲突中的幕后推手。” 这种全球与本土双重维度之间相互交织、胶着的趋向
                                                  〔 8〕
             和结局,对中国在 21 世纪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话语体系提出了新的诉求,赋予中国新
             时代制度性话语体系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并促使中国新时代制度性话语体系获得了存在
             和完善的基本维度。中国本土治理模式的形成和定型,需要从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实际出
             发,能够容纳现阶段复杂的环境变革,唯有真正认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才能真正构筑起本土治理的话语体系、丰富和完善本土治理的话语内容,确立和建成具有
             中国本土治理特色的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需要吸取人类优
             秀文明的积极成果,倡导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反对和抵制强权政治和霸权主
             义,建立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国际新秩序。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建设既离不开社会主义
             法治保障,也离不开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二者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本土治理话语体系的理
             念准绳。无论是新时代的全球治理语境,抑或是新时代的本土治理语境,都离不开契合国
             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话语体系,都需要围绕治理模式、价值理念与风险防控机制去展开,
             都需要统合全球要素、立足本土改革发展的实践动态,构筑起一种统合全球与本土双重语
             境的治理话语体系。中国和平崛起的实际效果和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彻底粉碎了某
             些西方国家 “历史终结”的奇谈怪论,向世界人民昭示不同肤色、不同语系、不同民族、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人民都有权自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世界各国不同文明之间
             应当开展交流互鉴,形成更加广泛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价值共识。
                  (四)中国需要提高新时代人权保障话语权。人权本质的 “互利性”和 “互鉴性”,
             是促进全球人权治理的重要原则,互惠互利是实现人权发展的原动力;唯有共赢共享,才
             能持续共同进步。中国是一个具有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权保障最根本、最主要的
             任务,是实现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构建新时代的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必须以中国国情实
             际和人权保障实践为出发点。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当下和未来
             的人权发展事业,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实际和人权保障状况,又要符合世界人权发展的基
             本方向,以便于中国能够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权
             话语体系逐渐形成和定型,人权事业取得了令人惊羡的业绩,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国际人权概念从肇始就具有反思的功能。新时代国际人权话语体系,不仅继承
             了人权话语本身固有的反思功能,而且注意表达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关怀,为世界
             人权发展从实践上指明方向。因而新时代国际人权话语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批判功能,爱好
             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可以通过新时代人权话语语境,揭露和批驳西方人权话语的虚伪性、欺
             骗性和人权保护双重标准,在更大限度上实现国际人权的多元化目标。国际人权治理的基
             本前提和根本任务,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秩序。由霸权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和武装冲
             突,本质上是对世界人权的最大亵渎和最大威胁。中国始终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力
             量,近年来为推动伊核、朝核、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是始终不渝地维护世界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人权主体的平等性和整体性,历来
                  6 ·  ·
                 6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