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69

“国家主权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它在本质上与当代国际法所倡导的全人类利益、全球治
             理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彰显了中国对人类命运的现实关切,是
             中国在新时代打造的国际话语体系,为推动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中
             国的发展无论如何不能自立于国际秩序之外,需要妥善处理好中国发展与国际变革的关
             系,努力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权优势。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的地位和应当承担的
             责任,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前提。中国政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思想理念,正是立足于当今世界的新特征、新问题和新挑战,科学地回答了 “建设一个什
             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全球性问题;也向世界回应了中国 “强起来”之后
             的目标走向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新理念。诚如习近平所
             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
             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为一个和睦
             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管是
                                                                           〔 12〕
             中国政府率先提出来的,但它并不只是代表中国一个主权国家的利益,而是世界经济全球
             化时代人类共同现实境遇的观念反映,从而决定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经济全球
             化时代人类的一种必然选择。所以,这个倡议,不但被写进 “联合国决议”,而且载入中
             共 “十九大报告”、新修改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入
             “全球治理新方案”和 “国际关系新准则”。这个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理论突破,
             与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成为塑造中国引领时代发展的 “主导型国际话
             语”,具有超越民族国家整体秩序观和共同价值取向的划时代意义。这个全新话语主动设
             置 “和平发展、共同振兴”两大国际议题,不仅用中国话语完整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价
             值追求和对外立场,而且在实现 “中外两个话语体系”对接,承担起大国敢做善为国际
             责任的基础上,为增强中国 “国际话语权”奠定了坚实的国际认同基础。作为全球化时
             代国际话语权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内容是人们的现实利益诉求;所谓维护国家利益、民
             族利益乃至全人类利益,说到底就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人们的利益诉求,这是生成国际话语
             权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动力。任何一种话语要想被人们认可和自觉接受,不仅需要具有真实
             的话语内容、过硬的话语基础,而且还应当使自己的话语有一个得以传播的平台,在更大
             更广泛的范围内使话语形成持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具备了这
             种能力,确实具有 “通识性话语表达”的功能和特色,成功地破解了 “中国威胁论”“中
             国崩溃论”等对中国的歪曲和误解。中国要打造新时代的国际话语体系,迫切需要将人类
             的共同利益、人们关心的普遍利益,用最简单的、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话语表达,不仅较好地回应了中国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的看法,而且充分考
             虑到世界不同受众的语言思维习惯,找到了中国话语与世界表达之间的共同点和交汇点,
             因而成为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世界范围认同的强大优势。
                  (三)构建推动新时代大国外交的国际话语权。自古以来对外交往的根基和血脉是各
             国的民众,只有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的大国外交理念,才有可能增强和促进各国人民
             之间的交流互信,这是大国对外交往的现实出发点和必然归宿。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时
             候,由中国政府倡导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的
             方向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活动空间不断拓展,参与全球治理的范
             围和领域不断扩大。譬如,在网络安全、气候变化、打击跨国犯罪、重大传染性疾病预防
             和打击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上,中国竭尽全力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实际行动推动
             新时代大国外交国际话语权的创建。中国共产党已经同世界上 600 多个不同类型的政党和
             政治组织建立了联系,中国外交已经覆盖世界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执政党对外联系的
                  8 ·  ·
                 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