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党政研究》2020年第2期
P. 75
完善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保
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最大的政治优势,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与
完善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维护。另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离不开党的领导
与顶层设计,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
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 ,确保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各项任务目标全
〔 9〕
面落实到位。从历史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致力于推动全面深化
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从理论发展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
方法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政治本色,同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理论
上停滞不前,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升执政能力与领导水
平,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属性与党的政
治领导能力。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坚强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也将是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坚实政治基础。
和谐的政党关系也为新型政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在现
代民主政治模式中,政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是保障现代国家机器有效运转与推动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力量,因此,不同政党的关系在国家运行中就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政党关系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恶性竞争,而是在强调共
产党领导的同时也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领导党与合作
党、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真正实现了用合作代替对立、以协商代替斗争,有效避免了
西方党派之间恶性竞争与相互攻讦的现象。
(二)坚定的政治立场
当前,西方的政党大多数是代表资产阶级与利益集团的利益,缺乏对于人民利益的关
注,并且,西方国家政党为了赢得竞选往往会不择手段,而在赢得竞选后则会将人民抛到
脑后。从其本质来看,西方政党制度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博弈与斗争,只能代
表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与之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
人民立场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重要政治目标便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
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一是新型政党制度本身便是收集民意与集中民智的制度渠道,各
〔 10〕
个群体都能够通过民主渠道向党组织反映意见、提出要求,各民主党派也都可以通过政协
组织向党和国家传达本阶层的利益诉求。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
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关注改善民生,关注社会公
平正义。而新型政党制度正是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关键制度保障,能够及时将人民的利益需
求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从而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利益诉求,更能够避免利益集
团在政治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牵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得以实现与维护。
总的来说,一方面,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广泛且真实的代表性,能够真实、广泛、
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新型政党
制度能够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避免了资本与利益集
团左右国家政策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着重要的领导核心作
用,保证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人民性立场,各民主党派也积极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
政议政,做到了为民献策、为民办事。新型政党制度的人民性立场显然是推动国家治理现
代化重大优势,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能脱离人民性立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也必将是
为了造福于民,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新型政党制度的人民性立场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4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