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67
1. 政党与政党制度。从政治学角度解读,政党制度是指政党参与政治过程,执掌或
影响国家政权的模式。它包括政党的法律地位以及政党组织之间相处的形式。由于社会政
治生态环境的不同 (包括政治体制和政治结构),政党制度的类型也呈现多种形态。不管
是何种形态的政党制度,它必然要体现一般规律和要求,即政党制度必须要为政党反映社
会各利益群体的诉求提供制度保证,能够有效地协调和缓和社会利益矛盾。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起到 “安全阀”和 “出气孔”的作用。
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与政党功能脐连在一起的。利益表达功能是政
党最重要的功能。按照欧内斯特·巴克的描述:“政党具有双重性格或性质。也就是说,
政党是把一端架在社会,另一端架在国家上的桥梁。如果改变一种表达方式,那么政党就
是把社会中思考和讨论的水流导入政治机构的水车并使之转动的导管和水闸。” 萨托利在
〔 1〕
其名著 《政党与政党体制》中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政党首先且最主要的是表达的手
段。通过表达人民的要求而代表他们。恰恰是因为政党为表达、沟通以及实践”社会的
“要求提供渠道,负责任的政府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应型政府。” “政党,与此相关联
〔 2〕
的是,它们的主要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代表性功能和表达功能。” 萨托利又指出:“如果政
〔 3〕
党作为表达的工具只不过 ‘传递信息’,那么……政党完全可以被民意测验、调查”等等
取代,“政党对它们感到必须进行反应的要求施加自己的影响。正如凯所指出的 ‘政党是
把大众的偏好转变为公共政策的基本机构’。” 作为规范政党活动的政党制度,因此也必
〔 4〕
须是,“所有的政体都具有交流的特质,但只有政党体制具有表达的特质。” 同时,也决
〔 5〕
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政党体系 “总是倾向于从下而上的表达。” 由此可见,“利益表达”是
〔 6〕
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无论何种类型的政党制度,“利益表达”必然存于政党制度的运行
之中。而能不能很好地表达,则与政党制度的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有关。
2. 西方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方式。在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的框架中,一些政党与民
众之间既有常态化的制度性联系,比如美国的民主党与劳联 -产联的关系,欧洲社会党与
工会组织的关系。在西方,环保工会、退伍军人协会等等组织,都与相应的政党保持密切
的联系。也有政党与民众之间只是在特殊事件发生时产生临时性的联系。在回应特殊事件
时,有的政党会成立 “全国政策论坛”来听取民意,有的设立 “项目党员”扩大表达的
渠道等。在政党制度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政党一直强调其公共性、代表性的定位。尤其
是执政党,更想以 “广泛的代表性”来获得社会的普遍支持。但是,在现实中,西方政
党必须首先对自己的利益集团、对自己的 “票田”负责。因此,“代表的广泛性”在现实
中很难实现。当政党 “利益代表”功能式微或者偏失时,民众也会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反
应。如巴西的部分农民发动的 “无地农民运动”,对代表下层群众利益的劳工党带来一定
的冲击。2004 年,印度上演了一出 “薯头打败鼠标”政治活报剧,把忽视农民利益的印
度人民党赶下台。
“利益表达”是政党制度的本质要求,并不是说每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必
然会体现其本质要求。如果政党体制内的每个环节压制超过了表达,表明政党体系的能力
与社会要求之间出现了脱节,政党制度失去 “安全阀”“出气孔”作用时,社会就会出现
混乱。尤其在民主程度较低的国家,选择多党竞争制度其弊端更为明显。西摩·马丁·利
普塞特等指出,许多新建立的体制从长期来看,对实行多党制要十分小心。它们的政权既
穷困,合法性又低。 合法性低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不能很好地表达和回应民众的诉求。
〔 7〕
3.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结构与利益表达。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是:共产
党处在领导和执政的地位,各民主党派处在合作与参政的地位,因此,我国政党制度既有
核心的一元,又有结构的多元。高放称之为 “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多党制”。邓小平说,
7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