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58

党 政 研 究  2019 6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创新路径





                                     ———基于协商民主发生场域的研究



                                                  张继兰  虞崇胜







                      〔摘要〕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场域政治。协商民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因而协商
                  民主发展有赖于发生场域的拓展。简单来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就是协商民主发生的社会空
                  间。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是否广泛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在品质与溢出效应。理想的
                  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应该是公共生活的全覆盖与政治行动的全贯穿。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
                  发生场域不断扩展,政治系统场域、政治与社会场域和社会公共领域的协商民主,在内容、形
                  式和程序上都得到了全面展开。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时间不长,社会主义协商
                  民主在发生场域上仍然存在边界不清、行政性色彩浓厚和社会公共领域协商制度化不够等问
                  题。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建设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创
                  新路径。
                      〔关键词〕协商民主;场域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 8048 - ( 2019)06 - 0058 - 08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
             标。基于中国政治的协商传统和体制现实,党的十八大把协商民主确定为我国人民民主的
             重要形式,并指出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符

             合我国人民民主本身的内在发展逻辑,也符合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政
             治蓝图的勾勒与绘就并不等于真正实现,要让协商治理的理想变为协商实践并真实有效地
             运转,需要全方位的制度构建和一系列的实践创新并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本文从协商民
             主发生场域的视角对我国协商民主实践作出宏观的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协商民
             主的发生场域建设,构建社会公共领域真实有效的协商平台与机制,创新社会与政府场域
             的协商形式,是破解我国协商民主场域困境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研究”( 18VSJ025)
                 〔作者简介〕张继兰,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四川  乐山  614004;
                            虞崇胜,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湖北  武汉  430072。
                  8 ·  ·
                 5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