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54

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互相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
             越来越恶化和生产资料越来越昂贵” ,小型经营 “在它和自由的土地所有权结合在一起
                                                   〔 25〕
             的地方所特有的弊病之一,来自于耕者必须投入一笔资本购买土地” 。因此,从长远来
                                                                                     〔 26〕
             看,小型经营是不可持续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化经营与土地资本化是密不可分的。土地资本化本质上就
             是土地权能的资本化。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把资本投在土地上,是需要收取地租的。马克
             思把资本主义地租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并揭示了土地权能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二
             者的形成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土地权能的垄断即排他性,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
             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无论是级差地租,还是绝对地租,都是农
             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地租的本质是由土地权能的垄断决定的。但
             是,单纯法律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不会为土地所有者或者占有者带来任何
             “经济上的实现”。这是因为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只是赋予土地所有者或者占有者有阻
             止别人无代价耕种其土地的权利。当土地没有出租时,不存在地租收入。这样,土地所有
             权或者占有权,在经济上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必须以土地真正投
             入使用为前提;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在 “经济上的实现”,必须以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
             权同土地经营权或者使用权相分离为前提,必须通过地租来表现。因此,如果资本化后的
             土地无地租可收,那就意味着无法履行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但是,只要有地租,不论
             采取什么形式,都必然是以土地所有权或者占有权的垄断为基础的。地租就是以地价形式
             投入土地的资本的利息。地价就是资本化的地租或者提前支付的地租。因此,马克思指
             出: “任何一定的货币收入都可以资本化,也就是说,都可以看做一个想象资本的利
             息。”
                   〔 27〕
                  土地资本化是地租形式长期变迁的结果。前资本主义时期,地租曾经先后采取过劳动
             地租 (劳役地租)、产品地租 (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形式。这些形式依次更替,基本
             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方式发展过程相契合。劳动地租 (劳役地租)是 “地租的最简
             单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直接生产者”“以每周的其他几天,无代价地在地主的土地
                      〔 28〕
             上为地主劳动”,“在这里,地租和剩余价值是一致的”。 产品地租 (实物地租)同劳动
                                                                        〔 29〕
             地租 (劳役地租)的区别就在于,剩余劳动 “不再在它的自然形态上,从而也不再在地
             主的直接监督或者强制下进行” ,而是在各种社会关系或者法律规定的约束中进行,因
                                              〔 30〕
             此,在产品地租 (实物地租)形式下,“剩余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者超过本人必不可少的
             需要而在实际上属于他自己的生产场所之内即他自己耕种的土地之内进行的生产” 。货
                                                                                                    〔 31〕
             币地租是 “作为剩余价值的和向生产条件所有者提供的无酬剩余劳动的正常形式的地租的
             最后形式,同时又是它的解体形式” 。货币地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必然或者使土地
                                                   〔 32〕
             变为自由的农民财产,或者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式”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 33〕
             进一步发展必然催逼资本主义规模经营的出现。
                  规模经营是农业应用大工业的结果。大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发生根本性变革。规
             模经营必然会根本性改变小型农业从而把小型农业变成大农业。马克思指出:“在农业领
             域内,就消灭旧社会的堡垒——— ‘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来说,大工业起了最革命的
             作用” ,“最墨守成规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农业和
                    〔 34〕
             工场手工业的原始的家庭纽带,也就是把二者的幼年未发展的形态联结在一起的那种纽
             带,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撕断了。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即
             农业和工业在它们对立发展的形态的基础上的联合,创造了物质前提” ,因此,“只有
                                                                                        〔 35〕
             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大农业的出现与发展,大大促进
                                                                    〔 36〕
                  4 ·  ·
                 5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