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党政研究2019年第6期
P. 60
体性选择,因此,协商民主是现代场域政治的最佳实现形式,是实现公共政策领域由官僚
制向公共能量场转换的唯一途径。
尽管协商民主是实现场域政治的重要途径,但多数人的对话不可能是无政府状态下漫
无边际的空谈,因为话语的无政府状态和无秩序的结构不利于形成公众意愿或政策行为,
因此协商民主一定是发生在具有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有序的对话过程,协商民主发生的不同
社会空间与实践空间就构成了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公共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协商民主发
生场域的广泛性和多层性,充分的协商民主是发生在多个空间的对话与协商,但为了体现
这种过程民主的边界性、交互性和动态性,对协商民主发生场域进行适当的界定与划分是
必要且有益的。从纵向上划分,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包括全球性、区域性与民族国家三个
层次的空间场域,民族国家范围的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又可以划分为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
层级性场域;从横向上,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与社会建设等
不同的议题场域;从公共议题所涉及的范围大小来看,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还有宏观与微
观场域之分。各个协商场域彼此独立又相互交织,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场域互动与共振的协
商政治图景。
发生场域不仅是协商民主运作的社会空间与实践空间,更是判断协商民主质量的重要
依据。协商民主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不同观点与想法的充分表达和意见集中使公共政策更符
合社会实际和社会民众的意愿,因此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越多越广泛,获得的信息就越全
面,作出的决策就越符合实际,协商民主的质量就越高,政策的合法性就越强。相反,协
商民主的发生场域越狭窄有限,获得的信息就越少,作出的决策就越偏离实际,协商民主
的质量也就越粗劣,政策的支持率也会越低。理想的协商民主发生场域应该是公共生活的
全覆盖与政治过程的全贯穿,尽量做到让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
起议题、被人倾听、提出建议和批评。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商议性政治的确定合法性力
量,是从意见形成和意志形成过程的商谈结构中来的。因此公共争论的商谈层次构成了最
重要变量。”
〔 4〕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三个发生场域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
民主的真谛” ,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初心和使命。正是基于这样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文化,
〔 5〕
协商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国人民经过半
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建立了专门的协商民主制度,也积累了丰富的协商民主经
验,从而使合作与协商成为中国政治的最大特点与优势。实践证明,协商民主为中国的社
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的政治贡献,让一个拥有 13 亿多人口规模的国家在过
去的 70 年里保持着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在协
商中得以化解,治国理政的好思路和好想法在协商中不断涌现和被采纳,各种正当的社会
诉求在协商中及时得到回应。可以说,协商民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道独特的政治
风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 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
〔 6〕
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实实在在的协商,其发生场域广泛而全面。从协商主体划分,中国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生场域包括政治系统内部、政治与社会系统之间以及社会公共领域
这三个发生场域。政治系统场域的协商民主是指发生在国家政权机关 (包括立法机关、行
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或政治组织内以决策为目的而进行的程序性协商;政治—社会系统场
域发生的协商民主则是指国家政权机关与社会公共组织及社会公众之间为获取更大政治共
0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