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69

的批评甚至抗议,形成舆论和社会压力,促使政府做出调整。

                 三、“欧尔班现象”之国际成因

                  匈牙利民众在转型后一直对加入欧盟报以很高的呼声和期待,然而加入欧盟后并没有
             为民众带来期待中的正面效应。相反,为了满足欧盟的各项要求,匈牙利社会在经济、政
             治、外交、族群关系等方面都付出了不小的社会代价。经济私有化和市场开放使得银行、
             电信、能源、媒体等行业几乎被外国资本垄断,许多国内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马斯特
             里赫特条约》对成员国赤字低于 3%、债务不超过 60%的要求,匈牙利历任政府在转轨后
             基本都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得民众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压力不断增大。在欧盟和北
             约的压力下,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进行了长期谈判,就边界和跨境民族问题达成
             和解。在少数族群保护方面,为了达到 《哥本哈根标准》,匈牙利在教育、就业、社会政
             策、法律保护等多方面出台保护罗姆族权利的长期政策。对于匈牙利等国而言,加入欧盟
             不止意味着市场和资源,还有欧盟主导的规则和范式。对于认同欧盟的人来说,加入欧盟
             意味着现代化,在这种观点里,现代化几乎是没有负面效应的。这是欧盟视角和匈牙利视
             角的认知错位所在。在匈牙利国内,很多人认为过去二十年来破坏性的、负面的问题就是
             “现代化”导致的,而现代化的 “化身”就是外资银行、外国大公司、欧盟和从属于欧盟
             的国际金融机构。 到 1998 年,匈国内 70%的 GDP 是私营部门创造的,其中 49%是本国
                                〔 13〕
             所有,21%是外资所有。经济危机发生后,民众将福林贬值、个人负债和失业率飙升都归
             咎于外资和欧盟,认为欧盟只强调统一市场,维护资本,却忽视甚至损害了民众的利益。
             在 2010 年世界银行发起的欧盟成员国年度民调中,匈牙利有超过 60%的受访者将危机归
             咎于欧美等西方国家,对民主和市场的支持率也较 2006 年时大幅下降。
                                                                                        〔 14〕
                  伴随着加入欧盟和市场开放,匈牙利也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均衡的趋势。首都和西北等
             与西欧地理距离近的地区受益较多,其他地区相对落后,匈牙利的 7 个区划中有 4 个位列
             欧盟最贫穷的 271 个地区。此外,一些原来的重点产业受到了显著的冲击。以农业为例,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末的一百年间,匈牙利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都处于地区领先位置,
             马扎尔人曾自诩 “为欧洲提供早餐”。曾经繁荣的肉类和谷物等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但随着加入欧盟后低价农产品进入市场,农业地区的税收、就业和
             社保等都遭受了较大的冲击。这些变化让许多人开始怀念入盟前的匈牙利,认为自身的利
             益在入盟后受到了损害,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从前。因为,匈牙利等新成员国在欧盟内部一
             直处于边缘地位,经济和生活水平与欧盟老成员国依然差距显著。全球化和入盟在带来机
             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地区差距的对比和落差感。从人均 GDP 来看,匈牙利、波兰等国在
             入盟后与法、德国以及欧盟人均 GDP 的波动方向一致,表明经济愈发受到国际环境的影
             响,但并没有呈现出差距缩小的趋势 (见图 3)。对比 2006 - 2010 年世界银行在欧盟的民
                                                                ①
             调,匈牙利是成员国中生活满意度最低的国家之一,72%的匈牙利人认为自己经济方面的
             处境还不如社会主义时期。
                                         〔 15〕
                  在这种背影下,匈牙利尽管各政党在 “返回欧洲”的立场上基本一致,但青民盟与
             社会党在入盟前对本国的身份认同和独立性存在分歧和争论。欧尔班在 2002 年竞选时就
             明确反对超国家主义的欧洲,坚持同布鲁塞尔正面谈判,为匈牙利的利益 “讨价还价”,
             而社会党则主张全方位的配合欧盟。 匈牙利付出了较大的社会代价向欧盟靠拢,在各领
                                                   〔 16〕


                 ① 参见世界银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https:/ / data. worldbank. org. cn/ indicator/ NY. GDP. PCAP. CD?end =
                    2017&locations = DE - EU - HU - FR - PL&name_ desc = false&start = 1980 ( 2018 - 11 - 20)
                                                                                                       9 ·  ·
                                                                                                      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