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67
私有化。在经济危机后严峻的财政形势下,政府债台高筑,无力承担养老金继续私有化的
改革成本,这成为中东欧国家的共性问题。为了缓解压力,大部分政府将缴存至私有养老
金中的资金临时或部分转至公共预算账户,而欧尔班采取了更进一步的国有化手段。 为
〔 8〕
了解释再国有化等政策的合法性,欧尔班强调上述 “非正统手段”是政府在危机背景下
不得不采取的紧急措施。这些 “特殊手段”依靠青民盟在政府和议会中的多数地位才得
以实施,收到了正面成效和民众支持,又反过来助推了欧尔班政府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二、“欧尔班现象”之政治成因
1990、1994、1998 年的三次议会选举,匈牙利先后经历了中右翼政党民主论坛 - 独
立小农党 -基督教民主人民党联合政府、左翼的社会党 -自民盟联合政府、青民盟 -独立
小农党 -民主论坛联合政府的轮替执政。2002 年匈牙利第四次议会选举,社会党和自民
盟再度组阁,这次竞选和 2010 年竞选中的一些反差体现了匈牙利转型后 “民意”的变化
过程。有评论认为,社会党选举获胜的部分原因在于青民盟竞选宣传的 “反作用”( back
fire)。在此次竞选中,青民盟再度聚焦在社会制度的改变上,有意将投票渲染成为选民在
社会党代表的旧体制和青民盟代表的新制度之间做出选择。民众对制度转型这一老旧政治
措辞已经反感,削弱了青民盟的支持度。同时,欧尔班在竞选中还使用了一些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倾向的措辞。这一时期匈牙利经济平稳增长,人民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受益,期
待着加入欧盟能带来更好的生活,对民族主义的政治话语并不买账。 然而到 2010 年议会
〔 9〕
选举时,昔日不受欢迎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却成了青民盟最吸引选民的 “有力武
器”,立场更为激进的极右翼政党尤比克 ( Jobbik)也在议会选举中不断获得更多席位,
说明选民的倾向和诉求都在悄然转变。2006 年,社会党 -自民盟联合政府凭借前一任期
内推行的社保政策、公共部门加薪、经济平稳增长取得了转型后的第一次现政府连任。但
连任后由于经济危机再度选择紧缩财政,加上总理录音丑闻曝光 ,民众对联合政府的不
①
满情绪激烈,青民盟的支持率在竞选前的民调中就 “一家独大”,在 2010 年的议会选举中
以显著优势再次和基民党联合执政。
匈牙利转型后的几次选举呈现较为明显的规律性:第一,选民对现任政府的不满导致
社会党和青民盟轮替执政; 第二,保持了 “去碎片化”的政党发展趋势,议席越来越集
〔 10〕
中在主要党派,到 2002 年,青民盟和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已占据了全部议席的近 90%。
匈牙利自转型以来的几届政府有较强的共性。执政党无论 “左右”都推行同质化的
政策。经济上坚持市场化、自由化,政治上维护议会民主制,降低政府管控和干预。尤其
是政治图谱中处于左翼的社会党,往往通过竞选中 “改善民生、加强福利”的口号上台,
执政后却采取与竞选口号相悖的紧缩政策。这一方面是转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达
到欧盟在财政赤字、政府职能等方面的要求。转型之初匈牙利保留了大量社会主义时期的
福利,但匈牙利的生育率较低,人口结构类似于西欧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却远低于西欧,
这对匈牙利的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都形成了较严峻的挑战,转型后的政府面临转变社保和
福利体系的客观压力,在医疗、就业、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的预算出资较社会主义时期
① 2006年 9月 17日,政府总理久尔恰尼 5月在社会党的一次内部秘密会议上的讲话录音片段被贴在了匈牙利国家
电视台网站上。录音中说 “我们搞砸了,糟糕透了,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比我们干得更糟了……在我们执政的四
年里,政府拿不出引以为傲的业绩。我们该如何向选民交代我们所做的一切?……过去两年里,我们一直在撒
谎”。这一录音迅速传播,引发匈牙利国内的大规模抗议和示威,要求久尔恰尼下台,抗议人群在布达佩斯市
中心议会大厦外和防暴警察发生冲突。
7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