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64
党 政 研 究 2019 4
非 “神”非 “魔”的民粹主义
——— “欧尔班现象”的社会转型视角分析
李家懿
〔摘要〕自 2010 年欧尔班担任总理以来,匈牙利采取了一系列颇具 “民粹主义”色彩的
政策,欧尔班政府借此在国内维持了高支持率并实现了 “三连任”,在国外却遭到欧盟的强烈
批评甚至制裁审查。这种国内外反差鲜明的 “欧尔班现象”是匈牙利自剧变以来社会转型的
直接产物,不应被过分 “神化”或 “妖魔化”。三十年来,匈牙利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均
形成和积累了一些结构性问题,需要一个强势政党主导的政府对转型进行一定的 “矫正”和
“回调”,尽管有些做法受到了 “矫枉过正”的质疑,但仍是在西方式的民主制框架内和欧盟
制约下运作的。
〔关键词〕民粹主义;实用主义;欧尔班现象;匈牙利;欧盟
〔中图分类号〕D751. 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8048 - ( 2019)04 -0064 -09
欧尔班领导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 (简称 “青民盟”)是中东欧民粹主义政党的代
表。自 2010 年青民盟领袖欧尔班担任总理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颇具 “民粹主义”色彩的
政策,从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对过往的转型进行 “矫正”和 “回调”。欧尔班政府的
“民粹主义”政策使其在国内维持了高支持率并实现了 “三连任”,却遭到欧盟的强烈批
评甚至制裁调查 ,形成了独特的 “欧尔班现象”。现有评论对此呈两极分化趋势。 “神
①
化”欧尔班者认为,青民盟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有效地改善和解决了诸多弊病,对内提
振经济、改善就业、降低政府债务和赤字,对外 “顶住”欧盟难民摊派压力、开展新型
外交战略;“妖魔化”欧尔班者认为,青民盟破坏了匈牙利自转型以来建立的民主和市场
机制,重塑威权政治,导致匈牙利陷入历史的 “倒退”,甚至成为民粹主义的 “旗手”。
“欧尔班现象”为何出现,为何人们对它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些转型中的问题亦应
该从转型中去寻找答案。
① 2018年 9月 12日,欧洲议会 ( European Parliament)以 448 票赞成,197 票反对的超三分之二票数,通过依据
《欧盟条约》第 7条对匈牙利展开 “破坏民主制度”的调查和制裁程序,参见 Michael Birnbaum, Griff Witte. “ EU
Parliament votes to punish Hungary for backsliding on democracy.”The Washington Post. 2018 - 09 - 12.
〔作者简介〕李家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4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