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34
织运行逻辑和发展态势的植入性影响。如有关研究者使用嵌入性的分析工具对政府购买公
共服务的项目制逻辑的研究,认为在公共服务打包、发包、执行、评估和监管一系列项目
环节中,政府通过项目分割、“内部化”购买、设置 “隐性壁垒”、行政干预、权力渗透
等多元化的项目策略,营造出一种符合政府偏好的项目运作环境,从而达到对社会组织功
能、结构和行为的植入性影响和 “嵌入式”干预的目的,这种对社会组织的灵活干预和
调控可以称为 “嵌入式治理”。
〔 10〕
我们使用王思斌的分析思路,把嵌入作为一个分析概念,研究党建在引领社会治理功
能要求中组织结构上具体的嵌入性方式。嵌入概念由此可以明确化为某一事物进入另一个
事物之中去的过程和状态:至少有两个被指认的事物,形成嵌入的前提;一个事物进入另
一个事物之中,构成嵌入过程,嵌入强调了结构性;前者是如何进入后者的,构成嵌入机
制;进入后的结果、双方的关系如何,形成嵌入效果。
伴随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作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的紧迫性要求,党建一直在基层实践
中探索适应社情民意的新机制。嵌入式党建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并在有些地方基层展开实
践。程熙认为,嵌入式党建路径,是指 “社会组织党建过程中,执政党充分运用其自身或
社会精英掌握的组织资源,通过渗透、动员、宣传等方式对社会组织施加影响力,将社会
纳入有序化的政治参与过程,形成一种 ‘嵌入式治理’模式,进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
执政党的内部领导力、平台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 。而孔娜娜与张大维则进一步明确,
〔 11〕
认为嵌入式党建,指 “党员嵌入或加入到群众管理或服务组织,并且已经深入群众组成了
集体行动单元,群众形成了横向、平等、网状式管理服务的党建工作新方式,它是从科层
式架构到扁平式组织,从威权式统治到参与式领导,从垂直式管理到嵌入式服务的党建变
迁过程,是党建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孔卫拿经过分析发现,嵌入式党建路径由于党
〔 12〕
组织和社会组织两方在组织特质上的差异,使作为嵌入方的党组织和被嵌入方的社会组织
在 “引领”与 “自主”这两个不同范畴内仍存在困境,嵌入式党建的后续优化与完善方
略,应主要集中在提升嵌入过程中的政党引领力量和保障社会组织的自治边界,实现 “引
领型嵌入”与 “嵌入式自主”的双赢目标。
〔 13〕
以上界定从宏观到中观比较明确的阐释了党组织如何通过组织嵌入、制度嵌入和效果
嵌入等,实现了党建目标和社会治理目标的兼容和双赢。上文分析嵌入概念的时候,我们
强调嵌入作为一种分析性概念的视角。借鉴以往界定,本文将嵌入式党建概念界定为:党
组织作为治理的核心主体,以结构性 (组织成员、组织制度和组织目标)的嵌入方式进
入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党组织的适应性重构和嵌入性建设,达成引领性双赢的目标。
嵌入式党建是一种党建创新机制,通过将党组织建设过程、制度规则和目标融嵌入整
体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中,使党组织和党建目标主动回应社会结构性变化,在互动发展中
植入自己的核心影响: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嵌入
式党建,不仅仅强调组织结构上的 “覆盖率”,更强调了组织结构上的有机融入和渗透。
通过成员、组织和行动嵌入已有治理结构,党建以服务的方式来实现政治领导和组织引领
效果的最大化。
三、党建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实践中,无数
次地证明,嵌入式党建是党组织依据中国实践,适应并领导中国社会的有效经验,也是适
应当前转型期社会结构性需要的努力方向。
革命时期,是嵌入式党建最早的典范。依据革命斗争的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毛
泽东在 1927 年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改编时,首次提出 “支部
建在连上”,使党组织有机嵌入军队,在军队中建构了完整的党组织体系,形成了 “连支
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党的领导机关。这为党全面建设和掌握部队提供了可靠的组
4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