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党政研究2019年第4期
P. 20
想运用于俄国实际,从而形成了列宁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从总体来看,这一思想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调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因为 “只有以先进
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 。二是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 5〕
“先锋队只有在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
队的任务” 。三是强调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只有按这个原则组织起来,才能使
〔 6〕
党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四是强调要在各行业各部
门建立起密密麻麻的基层组织网,比如在军队要建立共产主义支部,在农村要建立农村党
支部,在城市和街道都必须成立相应的党支部等等,从而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说。
(二)历史维度: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新时代为什么要凸显组织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呢?从中国共产党自成
立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来看,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
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还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经验
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共四大上,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被确定下来。后来,随
着革命运动的高涨,党又提出了 “一切工作归支部” 的口号,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党组
〔 7〕
织开展工作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1927 年,在 “三湾
改编”中,党又创造性地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诸如将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设
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可以看作是党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最初实践。抗日战争
爆发后,党在农村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也在农村建立了广泛的基层党组织。这
一时期,为解决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存在的问题,党及时对基层组织进行了组织整顿
和思想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土地改革的
顺利实施,1947 年冬,党中央又通过整党、批判错误思想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整
顿,从而为保障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也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问题,但在形式上逐渐由
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即注重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在此阶段,虽然整顿
仍然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主要举措,但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也开始出台相关规章制
度,使基层党组织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如在 1951 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
就通过了 《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及 《关于发展党员的决议》等文件,这就进
一步深化了党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上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对提升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问题又进行了新的探索。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是拓展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改革开放后,由于新经济组
织和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党中央明确要求在 “两新”组织中建
立党组织,并对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后,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得到
扩宽,各地先后在企业、社区、街道等领域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二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作出了新表述。为了配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基层党
组织的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而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是 “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基
层组织的功能开始逐渐由行政功能、专政功能转向领导功能、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 三
〔 8〕
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
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党
〔 9〕
0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