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1902
P. 28

来文明指导者;苟以科学的法则整理而刷新之,其为未来文明中重要之一成分,自无疑
             义。” 这种积极参与世界新文化建设的精神状态和志向,无论是五四时期,还是现在,
                   〔 32〕
             都是很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三、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提供源头活水

                  “民主”“科学”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一方面在当时发挥了引领时代潮流的
             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头。不仅如此,后人在对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扬弃过程中,又为新文化注入了 “民族”和 “大众”的内涵,
             从而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构建与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思想文化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结,实际上自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不久,就已经开始
             了。如 1920 年 4 月 1 日,陈独秀就写了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对新文化运动进行总结,
             指出:“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新文化运动,是觉得旧的文化还有不足的地方,更加
             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运动。”他认为今后新文化运动应该注意
             三件事,即: “要注重团体的活动”, “要注重创造的精神”, “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
             面”。 4 月 22 日,他又在中国公学发表了 《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的讲演,指出:
                   〔 33〕
             “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确比前此爱国运动有不同的地方。”在他看来,五四运动特有的精
             神就是 “直接行动;牺牲精神” 。同一时期,罗家伦、蒋梦麟等人也对五四运动有所
                                                〔 34〕
             总结。
                  “九一八”事变之后,伴随着民族危机加剧,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五四运动进行总
             结和反思。1930 年代中期,陈伯达、艾思奇、张申府、何干之等人发起的新启蒙运动具
             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首先肯定了五四运动的历史功绩,认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在消极方面,是反对旧的封建传统文化,也就是反对那种使大众蒙昧的,只当做少数特殊
             人物的装饰品和御用品的旧文化。独断、迷信、吃人的不合理的教条,充满了这个旧文化
             的内容。为要对抗这种旧文化,在积极方面,就不能不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文化:用民主
             的自由的思想来对抗独断的教条,用科学的文化来代替迷信的愚昧。这就是民主主义和科
             学精神的要求” 。在他们看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指出: “在 ‘五四’
                             〔 35〕
             运动的战土们的面前,飘扬着一面战斗的旗帜,在旗帜的正面写着 ‘民主’,反面写着
             ‘科学’。这旗帜,在消极方面是对于封建的黑暗的传统思想的反抗,在积极方面是助长
             了 ‘人的发现’,助长了理性的发扬。”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新启蒙运动者在主张继承
                                                       〔 36〕
             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 “民主”“科学”的同时,也指出:“五四也有它的缺欠,
             有它的时代限制,也正不必讳言。”“在思想上,如果把五四运动叫作启蒙运动,则今日确
             有一种新启蒙运动的必要;而这种新启蒙运动对于五四启蒙运动,应该不仅仅是一种继
             承,更应该是一种扬弃。” 他们认为,五四时期人们对孔教的批判更多的是流于形式,
                                         〔 37〕
             在实际上并没有彻底批判其本质,即 “对于儒学孔教,人们大半采取着一种排斥、嬉笑怒
             骂的态度。过去人们把纲常捧到天上去,如今人们却把它骂得狗血淋头,一文不值。痛快
             的确是痛快了,干脆也的确是干脆了,但可惜缺了历史主义的评判,依然不能摇动着儒学
             的根底。所以 ‘五四’时代的反孔教运动,只使人憎恶孔教,但却未曾彻底评判了孔
             教”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 “多年的打倒孔家店,也许孔子已经打倒了,但孔家店的恶流
                 〔 38〕
             却仍然保留着,漫延着”。为了更加深入的批判封建的纲常礼教,他们主张采取历史主义
             的态度评判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如张申府就主张在 “打倒孔家店”口号之后加上
             “救出孔夫子”,将孔子和纲常礼教区分开来。 在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他们一
                                                             〔 39〕
             方面主张思想的理性和解放,强调民主、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还呼吁 “这个新启蒙运动
                  8 ·  ·
                 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