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党政研究2019年第1期
P. 35
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自媒体会产生资本型自媒体,成为资本的附属品,成为资本利益的
代言人。自媒体传播公平正义观念具有罗尔斯所批评的直觉主义特点,缺少理论的建构性
和系统性、深刻性、反思性和思想深刻性。不同的自媒体在传播公平正义观时具有本能和
直觉的冲突和矛盾。自媒体传播的公平正义观念基于政治立场、阶级特性、利益分殊特
性,难以超越自媒体所属的阶级或阶层的局限。
在自媒体时代的当今中国,要建立新型国家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
力,必须运用好自媒体传播手段 ,尤其是自媒体的作用不能小觑。自媒体对制度形态、
〔 11〕
观念形态、利益形态的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且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因此,必
须重构新媒介视域下舆论秩序的传播方向,不断地消除和预防新媒体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过
程中走向相反的因素,并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之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积极守卫
者、捍卫者和追求者。 让自媒体在良好的制度和治理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制度监督、观
〔 12〕
念开放、利益分配方面的作用,使之共同融汇于公平正义之下,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 1〕〔 2〕 〔 4〕罗尔斯. 正义论 〔 M〕 . 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4,219.
〔 3〕孙立民. 网络政治与中国政治发展 〔 J〕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2) .
〔 5〕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 〔 M〕 . 董果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32.
〔 6〕张爱军. 论微博协商民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 J〕 . 党政研究,2016,( 3) .
〔 7〕杨雪冬.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政府责任体制变革:一个总体性评估 〔 J〕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 1) .
〔 8〕李海权. 媒体责任的偏失与纠正———关于香港 “幼童便溺”舆论事件的建构分析 〔 J〕 . 江西师范
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3) .
〔 9〕伯林. 自由论 〔 M〕 . 胡传胜译. 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 2.
〔 10〕任剑涛. 群体或阶层:中产的中国问题 〔 J〕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2) .
〔 11〕谭小攀. 自媒体视角下国家治理的内涵、挑战与回应 〔 J〕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2) .
〔 12〕尹金凤,胡文昭. “增权”抑或 “去权”:新媒介赋权视域下舆论引导的角色转换 〔 J〕 . 河南师
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1) .
【责任编辑:刘彦武】
5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