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社会》2025年第3期
P. 155

社会·2025·3

           的天命才对氏族成员无所保留地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仪式之所以能够创造与维持氏族成员体内的社会性(神
           圣本原),只是因为在仪式中氏族成员与完全揭示自身的氏族社会的天
           命有所照面,因此在其命运受到共同体之天命的引导之际,社会的统一
           性使得氏族成员能够真切体会到共同体与自身之间的密切关联。 我们
           可以援引模仿仪式(the mimetic rites)与表现仪式(the representative rites)
           来佐证这一观点。 在模仿仪式中,氏族成员需要模仿图腾生物的活动乃
           至整个生命历程,因为图腾与图腾生物都是氏族社会的集体表象,所以

           氏族成员所模仿的根本上是共同体的演历历程,而这种模仿无非是“与
           神圣存在所象征的集体理想相沟通的手段”(涂尔干,2020a:489)。 表现
           仪式则尝试将本氏族的神圣祖先的伟大事迹表演出来, 氏族成员借此
           表示出对集体传统的崇高敬意并与本氏族的传统加强联系 (涂尔干,
           2020a:515)。 因此,只有在仪式中,统一的氏族社会的共同体才与氏族
           成员本真地照面, 氏族成员在这一照面中明确意识到自己作为共同体
           其中一员的身份,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便因此得到了加强。“社会化”就
           其本质而言无非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形成,因此,“社会性”无非意
           味着个人对共同体之历史性整体的归属与居留。

                六、 结语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尽管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研
           究的仅仅是“图腾崇拜”这一原始宗教,但他实际上着眼的却是所有宗
           教的一般特征。 对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仪式与社会之间的关联乃是人
           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Meadwell,2023)。
               仪式的时间性使得作为三重世界之聚集的整体的社会以事件的方
           式显现自身, 氏族成员则因为参加仪式而得以与社会共同体的天命相
           照面, 并在这一照面中通过承传共同体中的可能性而使自身的社会性
           得到更新与维持。 这是本文以现象学诠释涂尔干的仪式理论所得到的
           结果。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完全是世俗性的节日实际上也发挥着与
           宗教仪式相同的作用,“倘若这些理想不能定期地复活,就不可能延存。
           而这种复活恰恰是宗教的功能或世俗的盛宴和庆典, 所有的公众都汇
           聚于教堂或学校、赛场 和 展览 馆———总之,所有 能 够 把人 们 一 起带入


           · 148·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