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社会》2025年第2期
P. 177

社会·2025·2

           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在 TVA 计划             10  之前是一个悲惨世界,当纽约实现
           了它的“自由发展”时,那时的“deep south”却没有免于饥饿的自由。 他
           认为这条道路无法照搬到中国,因为乡村金融同样面临经济“双轨制”
           的问题。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也曾讨论过乡村金融建设,他将设置
           农业金融机关视为复兴农业的三大必要条件之一。 他认为,乡村金融、
           技术、合作组织三者互为条件,首尾相衔:乡村金融围绕农业技术进步
           开展投入,而农业技术不能依靠零散的个体农户取得进步,所以必须要
           依靠合作社,但合作社的运行又需要技术进步和金融支持,而金融又以
           面向合作社和技术为要旨(梁漱溟,2006:326)。 梁漱溟在这里所说的合
           作社,指的是通过乡村文化运动和政治力量将乡村重新组织起来,形成
           一个团结自治、伦理统一的团体。
               虽然梁漱溟和费孝通都主张对乡村社会进行保护, 但两人论述金
           融的角度有所差异。 梁漱溟( 2006:328)的乡村金融制度只针对合作社
           这种特定的取得政治身份的组织,与这类基层单位逐级向外、向上扩展
           至全国相匹配,设置乡镇金融机构网络才能形成他所说的“农业中期和
           长期金融”政策,“完成健全的农业金融系统”。 而费孝通意识到,经济
          “双轨制”的存在对中国现代化转型过渡时期是必要的,因为在乡村还
           没有足够自救能力的时候,激进的金融政策势必会摧毁乡村,使城乡关
           系更加不平等。 费孝通等人的调查已经显示,乡村金融自身的基础是一
           个和多种社会组织广泛结合的机制, 这个机制仍旧可以对乡村建设起
           积极作用。 梁漱溟和费孝通对乡村社会性质的认识不同,故有此差异。
           从梁漱溟的角度来说, 如果要构造新乡村团体,“双轨制” 就没有必要
           了,而费孝通算是站在一个较为同情“双轨制”的角度,这在当时已经被
           认为不合时宜。
              “双轨政治”一经发表,就遭到相当激烈的批评,很多人认为费孝通
          (1999a:430)是在提倡绅权,而绅权无疑是一种地方割据主义的倒退,


           10. TVA 计划指的是 1933 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田纳西河流域法案》后,由
           设立的 田纳西 河流域 管理 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执行 的 田纳西 河流域 大 型 公 共
           治 理 工 程(汪 宇 ,2016)。 费 孝 通(1999a:352)提 到 的 李 林 赛 尔(David Lilienthal)所 著 的
           TVA 一书,指的就 是《民主 与大坝:美国田纳西河流 域管理 局实录》(TVA:Democracy On
           the March)。

           · 170·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