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社会》2025年第1期
P. 177
社会·2025·1
韩丁. 1980. 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M]. 韩 倞,等,译. 邱应觉,校. 北京:北
京出版社.
何奇峰.2023. 小农的韧性: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D].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
侯俊丹.2017. 制度变迁下的知识治理:早期燕京学派的清河试验[J]. 学海(5):95-102.
侯俊丹.2018. 市场、乡镇与区域:早期燕京学派的现代中国想象———反思清河调查与清
河试验( 1928—1937)[J]. 社会学研究(3):193-215.
侯俊丹.2021. 衡平的农村政策:杨开道农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学海(2):5-11.
黄仁宇.1995. 近代中国的出路[M]. 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黄宗智.1980.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北京:中华书局.
霍夫施塔特,理查德. 2021.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M].何博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梁漱溟.2015. 乡村建设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梁心.2024. 城眼观乡: 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 (1908—1937)[M]. 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
马若孟.2013. 中国农民经济[M]. 史建云,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51. 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彭慕兰.2017.腹地的构建———华北 内地的 国家、社 会和 经济(1853—1937)[M].马俊亚 ,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秀良.2020.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斯科特,詹姆斯·C.2001.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 程立显、刘建,
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托尼,理查德·H.2014. 中国的土地和劳动[M]. 安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东杰.2021. 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建革.2009.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楠.2023. 新国新民:梁启超的“群”与“国”之理论[J]. 社会理论学报(1):77-164.
晏阳初.2003. 10 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G] //告语人民. 晏阳初、赛珍珠,著.宋恩荣,编.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64-77.
杨开道.1923. 归农运动[J]. 东方杂志(14):17-29.
杨开道.1927. 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的方法[J]. 东方杂志(16):5-13.
杨开道.1929a. 民食问题的研究[J]. 农业周报(7):174-177.
杨开道.1929b. 民食问题的研究[J]. 农业周报(8):201-204.
杨开道.1929c. 农场管理[M]. 上海:商务印书馆.
杨开道.1930a. 农民运动[M]. 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0b. 农村问题[M]. 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0c. 农村自治[M]. 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0d. 地方自治理论的基础[J]. 国立中央大学半月刊(16):1-22.
杨开道.1930e. 农村自治的人民[J]. 农业周报(49):6-9.
杨开道.1930f. 农村生活的解剖[J]. 农业周报(53-55):14-18.
杨开道.1930g. 农村民众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J]. 教育与民众(1):1-12.
杨开道.1930h. 农民家庭教育[J]. 农业周报(18):4-7.
杨开道.1930i. 农民教育问题[J]. 农业周报(16):4-8.
杨开道.1930j. 农村自治事业[J]. 农业周报(40):7-11.
杨开道.1930k.“人权”:一个社会学的解剖[J]. 社会学刊(1):1-13.
杨开道.1930l. 农村自治的单位[J]. 农业周报(28):721-725.
杨开道.1931. 农村自治的经费[J]. 农业周报(64-65):7-16.
杨开道.1934a. 农村政策[M]. 上海:世界书局.
杨开道.1934b. 现代农村社会鸟瞰[J]. 教育与民众(3):501-516.
·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