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社会》2025年第1期
P. 102

熟人关系、道德评价与市场价格竞争

                释“同根相煎”“弱肉强食”等竞争失序的出现(谭同学,2012)。 由于熟
                人关系中的伦理原则能够为逐渐陌生化的市场定价秩序提供社会基础
                (刘少杰,2014;马良灿,2015),更关键的是要揭示体现在关系互动中的
                具有恒常性的伦理原则。 因此,本文将尝试挖掘道德评价调节价格竞争
                过程中所展现的道德意涵。 综上所述, 借助河南省西村民宿的定价实
                践,本文将沿着价格竞争的文化视角,深入生产者的关系网络,探究熟
                人关系中的道德评价如何遏制低价竞争。

                     三、 案例介绍与研究方法

                    (一)西村的民宿产业
                    本文选择了一个成功打造出乡村民宿产业的村庄案例来展现熟人
                                              2
                关系中的价格竞争。 河南省西村 原是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村庄,后依
                靠乡村旅游产业顺利实现脱贫致富。 由于村庄山多地少、 耕地资源紧
                张,村民过去的经济收入十分微薄。 城乡流动的开放又加速了村庄青壮
                年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村庄活力日渐消逝,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
                2014 年, 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动下, 西村依靠其颇具特色
                的古民居、古树与古街等历史遗产,催生出了具有经济效益的古村落旅
                游产业。 2019 年, 西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累计接待游客 200 余万人
                次,获得了上千万的旅游综合性收入。
                    从开发旅游产业至今,西村民宿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
                发展历程。 西村的核心景区覆盖了 3 个村民小组,共 79 户 328 人。 这 3
                个村民小组原来仅有几十人留守在家, 如今已有 200 多人重新回到村
                庄参与经营和生活。 截至 2023 年,西村共发展出 27 家民宿(排除只经
                营餐饮的主体),每家民宿的房间数量在 2-10 个不等。经营者为本村村
                民的有 24 家,其中既有从未外出务工的村民,也有从外地返乡进行民
                宿经营的村民。 组织类型上分为合资经营(1 家)和家庭经营(26 家)两
                种。 其中,家庭经营型民宿是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利用自有住房和家庭
                劳动力为客人提供住宿等各项服务。 这类民宿的年平均收入在 8-10 万元
                左右。
                    (二)西村的熟人关系
                    西村的民宿产业嵌入在紧密团结的社会结构中。 西村为单一姓氏

                2. 按照学术规范,本文对村庄名称、人名和地名均作了匿名化处理。

                                                                          · 95·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