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社会》2024年第6期
P. 61

社会·2024·6

               结合曾国藩的位置与曾国潢的行为可以看出, 曾国藩有一种明显
           地将双轨区分开的倾向,并表露出强烈的归隐之情。 他强调士绅这一轨
           道与官僚这一轨道之间的分立。但是,“士绅”这一轨道若想在地方顺利
           运行,往往需要一些具体的条件和能力,而曾国潢恰恰致力于此。 曾国
           潢在地方上所做的事情, 其根本目的是增强曾家作为士绅家族的财力
           与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地方官之间发生了实践层面与利益层面的
           勾连。 在双轨政治的体系之中,曾国潢更多地处于与曾国藩相对立而又
           相补充的一个位置。
               (四)曾麟书与朱石翘:合作的可能性
               曾麟书是曾国藩与曾国潢的父亲,道光十二年(1832 年)童试报捷
          (中秀才),得入湘乡县学。 曾国藩则于次年中秀才入县学。 道光二十五
           年(1845 年),曾国藩作为侍讲学士,为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请封,曾父
           得封正四品中宪大夫。 咸丰元年( 1851 年),曾国藩又为父母、叔父母请
           封。 下文主要将这段时期内曾麟书的行为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帮
           办钱粮事;(2)捐垫前任亏空事;(3)请留朱石翘事。
               1. 帮办钱粮事
               在“咸丰元年(1851 年)三月十五日父亲来书”中,曾麟书向曾国藩
           提到:
                    我县邑尊朱明府(名孙贻,号石翘,在刑部十四年,改捐知
                县,署宁乡有循吏政绩),到任半年,清廉勤俭,谨慎谦和,有识
                有才,丁门书差全无半点权。 役下有道,为治有常,近来知县所
                仅见者也。 因我县钱粮掣肘,县内绅耆帮办,其说不一。 邑尊初
                十用书信接予来县商榷。 数年来予未出门,有此好官,不得不
                晋县一见。 十二日起程,是日到县。 十三四与众斟酌商量,将有
                画一。 输纳不假书办,仍不离书办,实一县苍生之福。 圣恩豁免
                积欠,此次我县获惠甚多。 民间华峰三祝,乐何如之! 予惟望尔
                靖共尔位,辅佐圣君新政,天下久享升平之福,无愧厥职,即是
                报皇恩于万一也。 (曾国藩等,1997a:85-86)
               曾父在这封来信中,一方面夸赞朱石翘的为官,另一方面提到朱石
           翘请他到县商量县内钱粮征收一事。 据曾父所言,他与众官绅一起商议
           了“输纳不假书办,仍不离书办”的钱粮征收办法。 此法简言之,即由差
           征差解变为官征官解,而官征官解则需要地方绅士全力协助。 在这一段


           · 54 ·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