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社会》2024年第6期
P. 60

湘乡曾家与地方政治:论双轨制的内部张力与协作

                来说可能是更多属于民事的田土纠纷。 但曾国潢的处理方式却是借用
                父亲的名义将“细毛虫”禀到县衙中,师鸣凤更是完全依据曾国潢的禀
                帖要对“细毛虫”进行惩处,命令“带人赴案究治”。 这已经是充分的威
                胁。 因此,细毛虫等人立刻服软,愿意“出庄退火”,即退出自己所占的
                土地。 由此可见,此时的曾国潢在乡中可谓一言九鼎。
                    4. 主祭关圣帝
                    在县城中地位的变化更明显地体现在曾国藩参加地方祭祀仪式时
                所承担的角色之上。 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六月初七日澄弟来书”
                中, 曾国潢难掩得意地向曾国藩描述了自己在湘乡祭祀关圣帝仪式中
                担任主祭的经历:
                         一点钟时即偕一夫单骑往新兴寺祭关圣帝, 因其经首预
                     期请主祭也。 当鼓乐吹闹之场,稠人广众之中,弟自己觉得犹
                     从容而不张皇,安定而无甚饰错,此所谓老鼠子上称钩也。 而
                     礼生与执事之人,系陈金一、金五、王前三、颂十、庚三各前辈,
                     日中则在陕石(即袁修十爷之屋内,袁已于二月去世)祭关圣
                     帝,亦是其经首先数日请主祭,两处皆是上人捐有钱项,又两
                     处皆是今年大祭,故如是请召,所谓士食旧德,弟则适际其会
                     也。 弟之三十初度,可谓度得极热闹矣。
                                                     (曾国藩等,1997b:582)
                    当日正好是曾国潢的三十岁生日,新兴寺的经首特请曾国潢前往新
                兴寺做主祭,并于中午在陕石祭关圣帝。 虽然两处都有曾父捐了钱项,
                但请曾国潢这一才三十岁的年轻人做主祭, 一方面定然是因曾国藩的
                面子, 另一方面则与曾国潢在湘乡当地活跃地参与地方事务而积累起
                来的威势有密切关系。 曾国潢对自己在湘乡地方上的声名颇为自得,在
                此前给曾国藩的家书 (“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澄弟来书”) 中就说
                道,“湘乡近日之‘曾四太爷’,神通亦颇不细”(曾国藩等,1997b:558),
                洋洋得意之态尽显。 除此之外,在双峰当地还流传着被称为“永丰老桥
                冤案”的故事(凌琴书,1990)。 双峰当地王姓重修永丰石桥是一个善举,
                主事人王友曾请曾国潢来试桥(即剪彩),但当日曾国潢一直未到,王友
                便自行试桥,却恰被正好赶来的曾国潢看见。 曾国潢由此怀恨在心,到
                太平天国时,便以通匪的借口将王友诬陷致死。 此事虽然只有族谱记载和
                民间流传为旁证,但足以看到曾国潢当时在乡人心中的形象与威势。


                                                                          · 53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