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63
社会·2023·3
义。 在这一研究中,施特劳斯(2006:17、19)将韦伯置于他称之为历史主
义的背景下,并认为,本意要营造在“此世”之“家园感”的历史学派必然
走向“虚无主义”,并且会导致这种营造“家园感”的努力适得其反,意即
“使得人们完完全全地无家可归了”。
在西方学界, 施特劳斯构建起的这个虚无主义式“无家可归的孤
1
儿”形象,代表了多位社会理论家对于韦伯的思考, 当然在随后也导致
2
了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的反驳。 虽然此类思考各自有其具体的语境与
问题意识,然而论战主要集中在“虚无主义”(nihilism)这一议题之上,鲜
少有人直接讨论“无家”的意象。 3 不过,在这一论战之外,西方学界受
到韦伯影响的现象学社会学传统之中,却存在着一种对现代社会之“无
家”意象的分析。 4 而在国内学界,近年来“家”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的一
1. 对于韦伯提出类似批评的还有卢卡奇(Georg Lukács)、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鄄Ponty)
和沃格林( Eric Voegelin)等人。 卢卡奇(2005:402)将韦伯的“价值自由”(Wertfeiheit)视为
从新康德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过渡。 梅洛—庞蒂(2009:27-29)虽然高度赞赏韦伯的
工作,将其视为一种“严肃的历史辩证法”,然而他也认为,韦伯在“相对 主义”的 道路上
停住了,“依然受到一种无条件、无视点的真理观念的主宰”。 沃格林( 2018:19-30)的批
评接近施特劳斯,认为韦伯在方 法论上 的立场实际上 是一种 会引向 谬误( ad absurdum)
的实证主义。 关于施特劳斯和沃格林这两位学者对韦伯学说之批评的综述性讨论,参见本
迪克斯和罗斯(Bendix and Roth,1971:62-64)的作品。
2. 直接回应 对 韦伯 的“虚 无 主义评 价” 并 批 评施特 劳斯的 代 表 性 学 者包 括伽达默 尔
(Hans -Georg Gadamer)、 卡 尔·洛 维 特(Karl L觟with)、 雷 蒙·阿 隆(Raymond Aron)和 罗 伯
特·艾登(Robert Eden)等人。在中文学界,苏国勋(2007)和李猛(2018)对于施特劳斯的批评也
做出过代表性回应。 本文将在后文中一一涉及这些回应的具体内容。 虽然有学者认为,
在世界范围内, 施特劳斯的这一批评长期以来“被社会科学家们所忽略”(Eden,1987a:
212;Behnegar,1997:100), 但 是 这 一 判 断 并 不 十 分 妥 当 : 早 在 1972 年 , 汉 斯·布 鲁 恩
(Hans Henrik Bruun)就在关于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中直接回击了施特劳斯,认为
后者在批评韦伯的时候混用了“科学”概念的不同层面,误解了韦伯(Bruun,2007:19)。
3. 即使是贝拉(Bellah,1999)和阿黛尔—透特夫(Adair鄄Toteff, 2014)的研究,也只是各自
集 中在“世 界否定之爱”(World鄄denying love)的主题和关注到了 韦伯通过中西 比较研 究
而发现的西方对于个体的强调和对于“家”的不重视。 此外,布鲁恩(Bruun,2007:269)在
关于韦伯方法论的研究中也明确表示,韦伯的关注点是“个体”,而没有从“无家”的角度
来展开分析。
4. 晚近英语 学 界 偏 近于对“无 家 ”意 象 的 讨 论 ,见诸 贝拉对 于“世 界 否 定 之 爱 ” 的 研 究
( Bellah, 1999)和阿黛尔—透特夫(Adair鄄Toteff, 2014)对 于韦伯中西比较文本 的 研究 等
工作。 然而这两位学者的研究也都并非直接或主要关注“无家”,反而在受到韦伯直接影
响的现象 学社会学传统 之中,舒茨(Schütz,1964)对于“陌生人 ”(stranger)的 研究 以及格
拉索夫(Grathoff, 1989:70)在 对 舒茨 的 批评 之中所 提出的“流亡者 ”的 概念 ,(转下页)
·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