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7 - 《社会》2023年第3期
P. 227

社会·2023·3

           会公平感的影响来刻画主观公平和客观公平的关系。
               既有研究主要关注代际流动的方向对公平感的影响。 代际向上流
           动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公平感, 向下流动却不会降低个人的社会公平
           感(李路路等,2018)。具体而言,在客观路径的解释上,代际向上流动者
           资源获取机会更多,相对阶层地位更高,分配公平感也更高(张顺、祝
           毅,2021);而在主观路径的解释上,代际向上流动者更倾向于将社会不
           平等归于内因,更赞同当前社会是公平的,代际向下流动者则偏好外部
           归因,更倾向于认为贫穷是由外部原因造成的,个人对自己的贫穷没有
           责任( Duru鄄Bellat and Kieffer,2008;王甫勤,2010;Gugushvili,2016)。虽然
           既有研究探讨了阶层流动与公平感问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划
           分的阶层数量较少(张顺、祝毅,2021)、用主观的地位变化感知指代客
           观的流动状况(张晓琳,2022)、未详细考察阶层之间的流动距离及其影
           响(李路路等,2018),等等,这些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究。
               通过梳理文献,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在改革开放和当前的转型
           期,中国社会的公平感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转型过程中的三种因素如
           何作用于社会公平感变迁; 客观公平与主观公平之间可以提炼出怎样
           的理论关系。
               为了回答上述经验问题和理论问题,本文拟采取以下研究策略:一
           是基于“多层年龄—时期—队列”(HAPC)模型分析世代效应和年份效
           应,分别刻画历史转型期和当前转型期的社会公平感变迁情况;二是分
           别纳入社会经济背景、代际流动距离与流动方向等社会结构因素,主观
           地位变迁、期待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文化信仰、网络文化等文化规范
           因素,通过分组回归综合考察这三类因素如何影响社会公平感变迁;三
           是重点关注代际流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借助对数线性模型计算的
           流动距离深入挖掘主观公平和客观公平的关系。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是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
           称 CGSS)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5 年、2017 年和 2018 年
           7 个年份的合并数据,样本为受访时年满 18 周岁及以上且有或有过职
           业的中国居民,删除缺失值后得到 37 163 个样本。 CGSS 是由中国人民


           · 220·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