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38
“对共同伤害的复仇”或义愤的社会化维度
望、 或者共同的恐惧, 或者对共同的伤害进行复仇的渴望。 ”(斯宾诺
莎,2016:6)
为了讲清楚“义愤”在斯宾诺莎社会理论体系中的位置,本文可分
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情动”这一概念,扼要介绍斯宾诺莎政治社会
理论的一般特征。“力量”( potentia)和“社会想象”(social imagination)是
其中的关键词。第二部分着重处理《政治论》第六章中“对共同的伤害复
仇的渴望”这一核心命题,并力图呈现情动的时空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
(affective dynamics)。 第三部分则从共同体的构成基础 (它的权利与界
限)过渡到其良善状态,这尤其体现在“义愤”的共同体需要转化为由
“理性”和“希望”共同引导的共同体。 最后,本文将简要介绍“义愤”的
情动理论对当代社会理论的启发和贡献。 情动可谓是一种物质性力量,
它同时交代了既定社会的自然条件与内在转化的可能性。
二、 情动与社会想象
首先,本文对斯宾诺莎社会理论的整体线索进行梳理。《伦理学》可
被视作斯宾诺莎社会政治理论的奠基之作,而非简单的哲学沉思指南。 3
该书第二部分就“简单个体”和“复合个体”进行了伊壁鸠鲁式的讨论,
而这也为个体在“动静运动比例关系”中联合成一个更大的、具备自主
性的集体提供了本体论视野; 第三部分关于人类本质与情动的讨论则
为理解社会的构成原则提供了依据; 第四部分命题三十七附释二甚至
径直给出了国家起源的论证。 但是,仅靠理性本身无法支撑起社会的诞
生,也无法指望民众全部成为理性的主体。 在《政治论》序言中,斯宾诺
莎坦言:我们必须放弃“哲学家”和“诗人”笔下的幻象,将社会的诞生
追溯到人的自然情感当中。如果说《伦理学》讲述了人的自由图景,那么
《神学政治论》与《政治论》这两部政治学著作则是以高难度的方式讲述
了社会自由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
此外, 上述两部著作又在论证上存在差异。 一般认为,《神学政治
论》是一部历史感极强、试图介入现实政治的作品。 4 这部作品匿名发
3. 关于《伦理学》中的国家理论与《神学政治论》《政治论》之间的相通,可参见相关研究
(如 Smith,2005)。
4. 这种“政治介入”(political intervention)的品格,让《神学政治论》可以和费希特的《对德
意志民族的演讲》、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以及萨特的作 品置 (转下页)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