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社会》2023年第1期
P. 121
社会·2023·1
国家、社会主义政治、低成本和高效率共同促进的新矩阵被附着在动
物组织上,推进着这些治疗方法的生产和传播。 这些研究展演着中国
科学知识实践的多元逻辑。 本文试图使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这一科学
实践历史化和情境化,以撑开科学和政治的复杂图式,呈现医学知识
跨国传播所展演的国家政权建设过程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此外,本文试图以人民性构建科学实践的本质与品格。人民是中国
共产党重要的政治概念,通过不断阐释建构,人民成为从概念到思想再
到实践的系统化话语体系(侯竹青,2020)。 基于人民的政治身份,人民
性阐释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构成基础, 既是一种政治结构和政治承
诺,更是一种情感结构和动员机制。
首先,人民性是政治结构和政治承诺。 20 世纪初期,人民被赋予现
代性的政治内涵,成为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内嵌到
政治秩序的建构中(袁 光 锋 ,2015)。 毛 泽 东(1991:1475)于 1949 年 提
出,“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种广泛的阶级联盟使人民性具有政治道德
力量和合法性。
其次, 人民性更是一种具有连接性的情感结构和动员机制。 1905
年列宁(2017:116-117)写道,“马克思在使用‘人民’一语时,并没有用
它来抹煞各个阶级之间的差别, 而是用它来概括那些能够把革命进行
到底的一定的成分”。 这种有连带感的人民性情感结构和动员机制召唤
的是超越阶级的、复数的人民。 而作为一种敞开式的话语结构,社会主
义“新人”的人民是置于情境和实践中的集体成员,连接认同、生成阶级
和团结社会成员。 贺照田(2016)指出,1949 年前后乃至 20 世纪 50 年代
的大部分时段,“人民”比“阶级”更能表达人们的时代感受,更能唤起
一种与踏实、温暖、认同感、责任感和国家民族自豪感相随的对现实的
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种互动召唤机制使人民成为超越阶级的实在
参与者。
学界对社会主义文化改造的研究也分析了人民性这一概念。 肖文
明(2021:369-370)提出,社会主义文化的标准是人民性,需要注意意识
形态立场与人民喜闻乐见之间的缝隙。 阶级是对群众复杂性的一种简
化,而建基于此的文艺观无法呈现与关照日常生活的细腻与质感,从而
遭遇实践的困境。 张炼红(2019)讨论了在新中国戏曲改造中,民间性经
·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