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84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四、 结语

                    以文明为分析单元确实超越了以民族国家为框架的尺度, 拓展了
                社会学想象力的范围。当年米尔斯坚持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结
                构通常是在一个政治国家下组织起来的。 无论从权力的角度来看,还是
                就其他许多引人关注的方面而论, 社会结构最具包容性的单位都是民
                族国家”;文明则因“范围过大,笼统含糊,无法作为社会科学的首要单
                位,难以成为‘清楚明白的研究领域’”。                23  米尔斯的观点或许不无道理,
                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文明分析或文明研究应是社会学的题中
                应有之义。     24  事实上,经典社会学家大都关注文明问题,韦伯自称“现代
                欧洲文明之子”;涂尔干认为:“任何文明都不过是一种特殊集体生活的
                表达形式,这种群体生活的基础是由多个相关联、相互动的政治实体构
                成的。 国际化不过是一种高级的社会生活, 社会学应该接受这一点。
                                                      25
                ……文明是多样秩序下群体互动的产物。 ” 社会学将分析框架局限于
                民族国家,大概尤其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论有关。 在这一点上,素爱抨
                击帕森斯的米尔斯有着同样的潜在预设。
                    就世界秩序或全球社会内部治理的尺度而言, 天下视角显然比文
                明视角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共生性。 在西方话语中,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
                文明都强调成员资格和安全,这源于西方久远的政治传统。                           26  天下视角
                不会通过排斥他人来确立自身认同, 也不主张通过全面压制他人来确
                保自身安全。 天下观承认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平等赋予所有人以
                成员资格,同时认为所有人都休戚相关,不寻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安全
                感。天下观更好地贯通了人性的一致性和文明的多样性。文明观其实隐
                含着一种矛盾:既指事实意义上的文化样态,也指规范意义上的理想标
                准。 文明论者经常犹疑在两者之间,不经意间就将自身文明作为理想的

                23. C. 赖特·米尔斯. 2017. 社会学的想象力 [M]. 李康, 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87-188.
                24. 参见成伯清. 2004. 全球化与社会学想象力的拓展[J]. 江苏社会科学(5):64-70;渠
                敬东. 2021. 作为文明研究的社会学[J]. 中国社会科学(12):55-72.
                25. 马塞尔·莫斯、爱弥儿·涂尔干、亨利·于贝尔. 2010. 论技术、技艺与文明[M]. 蒙 养
                山人,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39-40.
                26. 克里斯蒂安·罗伊-斯米特、邓肯·斯尼达尔. 2019. 牛津国际关系手册[M]. 方芳、范
                鹏、詹继续、詹朱宁,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483.

                                                                          · 77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