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57

社会·2022·6

           些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范式或理论流派以整体的方式加以承认和接受。
           可以说,这个目标目前还没有实现。
               在社会学中国化 1.0 版本中, 中国学者已经在国际同行中获得了
           元素性承认。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研究(通常是在国际刊物和国内
           主办的英文刊物上发表的成果)被国际同行所引用,中国学者得到国际
           同行的“元素性承认”是不争的事实。 但同样明显的是,中国社会学界还
           没有得到国际同行的“框架性承认”。 中国学者还没有形成在国际范围
           内被普遍承认的中国范式、中国学派或中国话语体系(如被写进各国的
           社会学教科书)。 这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学界追求的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
           社会学中国化 2.0 版。 就当前来说,中国社会学学者的研究成果基本上
           还停留在国内学术圈的学者相互承认的范围内。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学
           者的研究成果被国外或西方学者引用的频率相对较低, 被写进世界各
           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情形更加少见。 洪大用认为:“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社
           会学的国际对话能力还很弱,在世界社会学界中参与的程度还很低,至
                                                    8
           于引领世界社会学发展的作用则更为有限。 ” 这种状况与中国的经济
           实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显得不相匹配。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要评价一个国家的实 力 ,不 能 只 看 弱 国 的 评
           价,更重要的是看强国的评价。 如果连强国都认为你强了,弱国就更不
           用说了。 如果只看世界强国的评价,那么,我国的实力在发达国家(主
           要是西方社会)“承认市场”上的声誉的确在日益提升,但所处的位置
           并不十分理想。 依照西方社会是否承认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在国际承认市场上的地位分成四种类型, 如图1
           所示。 (1)双重承认,即硬实力和软实力均得到承认。 (2)硬实力被承
           认,软实力未被承认或未被充分承认。 (3)软实力被承认,硬实力未被
           承认(如梵蒂冈)。(4)双重不承认,即硬实力和软实力均未被承认。 这
           种分类只是一种理想类型,就某个具体的国家来说,或许 会介 于 某 两
           个类型之间,但这种理想类型对于我们分析社会学的国际承认地位是
           有帮助的。
               当下中国社会学界提出社会学中国化 2.0 版的目的, 就是要提升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国际承认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

           8. 洪大用. 2018. 超越西方化与本土化———新时 代中 国 社会学 话 语体 系建设 的 实 质与
           方向[J]. 社会学研究(1):1-16.

           · 50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