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56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会学界为世界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类型的理论学派, 因而更可能被
世界社会学界所承认和接受。 正如文学界所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
界的。 社会学也是一样,越是揭示了本土社会所蕴含的、为其他国家所
不具备的、具有类型普遍性意义的理论流派,就越能弥补世界社会学界
在这种类型普遍性理论上的欠缺, 因而越能引起世界社会学界的注意
和承认。 如果说,社会学中国化的 1.0 版还不把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当
作目标,那么,社会学中国化的 2.0 版则有着国际化的目标,即追求中
国社会学被世界社会学界所注意和承认,为世界社会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社会学中国化 2.0 版的核心是, 中国社会学研究成果进入国际社
会学界的主流话语体系。针对这个目标,李友梅明确指出:“随着中国社
会的快速转型, 对中国社会科学理论或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其不能仅停留在探索和寻找分析和解释中国社会问题的理论,而是
要让中国社会科学的话语进入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话语体系并对其产生
6
影响。” 让中国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进入国际学术界主流,就是使我们
的话语体系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 李友梅进一步指出:“建构中国特色
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不是简单地寻找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对中国社会
问题的解释方式, 而是要在中国社会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一定普适
性意义的话语体系……最终形成源于中国经验又对非中国经验具有高
7
度解释力的一般理论,才能对国际学术界作出中国的贡献。 ” 这样的贡
献必须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
国际同行的学术承认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元素性承认”(要素承
认),另外一种是“ 框架性承认”(范式承认或学派承认)。 元素性承认指
的是,中国学者的研究融入国际共享的话语体系、范式或理论学派中,
由于中国的实证研究在某个局部充实、 丰富或推进了国际社会学界共
享的议题、理论或范式,而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和引用。 框架性承认指
的是,中国学者原创性地提出了具有类型普遍性或一般解释力的范式、
理论学派或话语体系,以中国学派、中国范式或中国话语体系的面目得
到国际同行的承认。 形象地说,框架性承认就是一种“打包式承认”。 这
种方式的承认不是把某个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当作与西方的理论
范式相兼容的元素来接受, 而是将中国学术共同体所共享的某种或某
6. 李友梅. 2017. 中国社会科学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J]. 探索与争鸣(2):26-29.
7. 李友梅. 2017. 中国社会科学如何真正从“地方”走向“世界”[J]. 探索与争鸣(2):26-29.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