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53

社会·2022·6

           拉大。 改革开放 40 多年得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必须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三个基本经济制度。 在鼓
           励勤劳致富、 重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基础上, 开发三次分配的潜
           力。 当然,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还必须继续建立健全多层次
           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其发挥维护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作用。 只有使这
           些标识性概念与共同富裕一起形成系列话语, 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影
           响力,并通过其对社会政策的建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所锻造的社会大转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从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数字社会的大转型, 是政府驱动发展与民间
           首创精神密切结合的社会大转型,是消除农村绝对贫困、防止城市贫民
           窟与社会撕裂的社会大转型。 中国在社会转型中疏通了社会流动渠道,
           消解了社会张力,凝聚了人心,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整合格局。 如果说中
           国已经成功谱写了一曲人口大国的工业化、城镇化、理性化、世俗化的
           现代化歌谣,那么,在工业社会向数字社会迅速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学
           界还需紧跟时代变化,把脉科技进步趋势,继续以法治化为基础,继续
           畅通社会流动渠道,继续回答时代之问,继续如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那
           样,构建“为现代化服务的社会学”(sociology for modernization)话语。 可
           以说,当前正在构建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既基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
           又借鉴了人类文明成果 (包括西方现代化实践与理论的优秀成果),还
           吸纳了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将为人类文明
           新形态的创新持续做出社会学应有的全新贡献。


                                                             责任编辑:冯莹莹

           迈向社会学中国化 2.0 版:挑战与路径



           王     宁


               一、 社会学的中国化:从 1.0 版到 2.0 版

               中国社会学家从民国时期起就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吴


           · 46 ·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