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54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文藻、潘光旦、孙本文、费孝通等一批社会学家还身体力行,积极参与社
会学本土化建设。 以吴文藻和费孝通为代表的社区研究学派的本土化
1
研究成果还得到马林诺夫斯基的赞誉。 中国社会学家在 20 世纪 30 年
代呼吁社会学的本土化, 是基于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教育面临缺乏本土
教材、本土案例和资料以及基于本土田野调查的本土化理论的状况。 在
那一批社会学家的努力下,这一状况很快得到改善。 可以说,1949 年以
前,中国社会学家已经在本土化研究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果。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社会学学科在中国被取消,直到 80 年代初才恢复重建。 社
会学学科在中国恢复后不久, 中国的新一代社会学家也陆续提出了社
会学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要求。 这一倡议响应了 20 世纪 80 年代港台地
区一批社会学家(如金耀基、杨国枢、叶启政、李沛良、杨中芳以及在美
国杜克大学任教的林南)的社会学本土化呼吁。 可以说,社会学在中国
恢复重建以来, 本土化的呼吁就没有停过。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之后,这一议题再度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学者的关注,其话题热度持
续升温并延续至今。
经过四十年的恢复重建, 中国的社会学事实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
本土化了,即使说“社会学的中国学派已经出现”也不为过。 以《中国社
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社会学评论》《社会发展研
究》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水平期刊所发表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不但专注中
国现实和中国议题, 而且与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和范式有了一定的区分
度, 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征。 其区分度不但体现为研究对象是中国现
实,还体现在社会学者提出的独特的理论上。 中国学者在多个本土议题
上(如单位制、农民工研究等)都有独到的理论贡献。 谢立中指出,社会
学的本土化有四种不同的方式:对象转换型本土化、补充—修正—创新
型本土化、理论替代型本土化和理论方法全面替代型本土化。 2
如果我们承认这个事实,那么需要提问的是,在中国的社会学很大
程度上已经本土化的情形下, 为什么我们对社会学本土化的呼吁调门
却更高了? 笔者认为,这源于中国社会学界对更高层级的社会学本土化
1. 布·马林诺夫斯基. 2001. 序[G]//江村经济. 费孝通,著. 戴可景,译. 北京:商务印书
馆:13-19.
2. 谢立中. 2017. 论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类型———以费孝通先生为例[J]. 江苏行政学院学
报( 1):42-47.
·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