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49
社会·2022·6
中国的知识界在放眼向洋看世界中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
长技以自强),形成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学术框架,建构
自己的实践体系和知识体系。 但旧制度的桎梏深重抑制着现代化的经
济基础与理论意识形态,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很难生长出现代的社
会结构。 现代社会结构的发生学,经由现代思想的传播并打碎旧有的桎
梏才能得以确立。 在十月革命炮声的洗礼中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最终将
中国革命顺利导入现代化之列。 历经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结束了一盘散沙的政治局
面,将全中国人民组织了起来,从而形成有史以来最为磅礴的现代化推
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
的伟大飞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为中国式现代
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华人民共 和 国成 立 后 , 在国民 经 济 恢复 中迅 速 医 治 了 战 争 创
伤,同时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完成了农村土地改革,建立了城乡基层
政权,倡导男女平等,颁布了基于男女平等的《婚姻法》,保障了婚姻自
主,焕发了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新中国建立了一个完全
有别于传统旧中国的新经济基础与新社会结构。 随后进行的工业化以
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完成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国家的工业基础。可以说,中国
的工业化拒斥了西方各国的殖民地之路,开创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实
践过程,摒弃了“依附性发展”的战略模式,创造了政府驱动发展的东
方式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农业、现代工
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比 较 完 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 年以来, 中国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不断改革使其适应生产力迅
速发展的需要。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通过对上层建
筑的完善促进经济基础的顺利发展, 创造了世界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
( 接上页) 化为内在的现代化实践。 如果洋务运动的失败只惊醒了精英的话,那么,北洋
水师的覆没则惊醒了举国之人。 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中曾经引用德国首相俾斯麦的
评论说:“昔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
欧洲者,讨论学业讲学管制,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船炮之利,某厂价格之廉,
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