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40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谈
society)的转型问题上。 5
因为现代化率先发轫于英法,故从参照系角度,西方学界经常将西
欧地区发生的这种变迁称为“内生现代化”(modernization from within),
而将受西欧影响而衍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变迁称为“外生现代化”
( modernization from without)。 在早期阶段,内生性与先发性联系在一起,
外生性与后发性密切相关。 西方学界将早发与内生结合,建构出“早发
内生性现代化”和“后发外生性现代化”概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全
球化影响下,世界各国加强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全方
位交流, 使各地的现代化在内生性中交织外生性, 外生性中嵌套内生
性。 但在路径依赖与话语霸权意义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被赋予了较强
的“后发外生性”特征。
由于“现代”具有与“传统”相比较而发生的变迁性,故而,如将农业
社会视为现代社会的参照,则现代化就具有西方先发意义上的“成熟”
的工业化特征。 因此,为研究现代化而形成的所谓古典现代化理论,以
西方资本主义的源起与发展过程为基础构建了“传统—现代”的理论分
析框架,并在话语霸权的作用下,将西欧和北美等国建构为“现代”“先
进”“理性”“民主”“世俗化”, 而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建构为“传统”“落
后”与“蒙昧”等,进而形成由西方学者言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或“欧洲
中心主义”。 这既为西方知识界建构“西方的东方学”打下了实践基础,
也在话语指称中奠定了西方的古典现代化理论基础, 并通过教育与知
识的非对称传播,以及各类学科对东方社会的追踪研究,将“西方书写
的东方”体系化,然后渗透进东方国家的学术体系,形成以西方为中心
的对东方社会的话语影响力。 这种“话语霸权”既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时期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解释力”,也在后殖民主义时期强化了西方
对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
随经济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又逐渐生成了以“美国中心主义”为基
础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即所谓的盎格鲁-萨克逊现代化知识体系。 由于
现代化被赋予西方意义上的“发展与进步”色彩,所以,以现代化为时代
表征而形成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就具有先发意义上的西方式“初创—
5. 在万物互联背景下, 未来发展的趋势还会强化人机物三位一 体社会 (a tri-world of
people, computers,and things)的特征.
6. 爱德华·W·萨义德. 1999. 东方学[M]. 王宇根,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