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39
社会·2022·6
现代化与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形成
张 翼
一、 现代化、西方中心主义与欧美现代化话语
1
现代化 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以来的人类发展进程, 其主
要表现为科技创新驱动所引发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交换方式、消费
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的一系列变迁, 以及由此推动的整个社会结构的
转型过程。 2 现代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农业社会
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即由大机器发明引发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结
构转型;第二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即由信息技术引
发的人工智能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结构转型。 3 当然,如果细化人类社会
的最新转型趋势,还可以构建出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的现代化理论假
说。 4 在后工业化的不断演进中,当前社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焦点已逐
渐转移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元宇宙等引发的人类向
“ 数字社会”(digital society)或“人机共生社会”(human鄄robot co鄄existence
1. 什么是现代化理论? 这个问题学界长期争论不休。 20 世纪 50 年代以降,现代化研究
经历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新现代化理论”三个时期。 在不同阶段,学
术界讨论的重心也有所不同。 第一时期聚焦于“二战”之后逐步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现
代化,第二时期聚焦于对第一时期现代化理论的反思,第三时期聚焦于科技进步与社会
风险防范。 参见何传启. 2018. 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
5-16.
2. 以过程的视角解释现代化,就使现代化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参见吉尔伯特·罗兹
曼,主编. 1995. 中国的现代化[M].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4.
3.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充分肯定了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
的判断,将工业社会之后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并认为信息社会彻底改变了社会结构.
4. 罗荣渠在讨论现代化的阶段性问题时,将其概括为“三次现代化浪潮”:第一次发生于
1780 至 1860 年,由工业革命所推动;第二次发生于 19 世纪下半叶至 20 世纪初,主要由
“电与钢铁”所推动;第三次发生于 20 世纪下半叶,主要由石油能源、人工合成材料、微
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推动。 参见罗荣渠. 2013. 现代化新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08-113.
·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