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2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232

“单方索取”还是“相互需要”

                供家务支持(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及以上)且亲代基本不向子代提供家
                务支持(频率为每月至少一次及以下)。 如果满足以上两项需求的任何
                一项,即可认为亲代对子代存在照料上的需求。 经济需求是从老年人的
                生活来源来判定,如果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第一位来自子女,即认为
                亲代对子代存在经济需求。 如果亲代对子代存在上述任一需求,则认为
                亲代对子代有需求。
                    在子代对亲代有需求的同时, 亲代对子代也有需求, 此类同住为
                                                 1
                                                                     2
               “合作型同住”。 另外,对于住房共有 和家务支持代际均衡 且无其他
                额外需求的代际同住家庭,也为“合作型同住”。 若子代对亲代有需求,
                而亲代对子代无需求,此类同住即为“抚育型同住”;若亲代对子代有需
                求,而子代对亲代无需求,此类同住即为“赡养型同住”。 除此之外,极
                少数的两代均无所求但依旧同住的情况则归为“疏离型同住”。
                    2. 自变量
                    本文重点探讨代际同住中子女的性别差异与排行差异问题,因此,
                性别和排行将是本研究的核心自变量。 在子女排行上,通过比较同一家
                庭内部子女的年龄大小,将有两个子女的家庭中的子女分为“老大”“老
                小”两类;对于有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考虑到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
                长幼效应,就对中间子女进行模糊化处理,将既不是首孩也不是末孩的
                子女统一界定为“中间子女”。
                    3. 控制变量
                    本研究的控制变量分为子代特征和亲代特征两类。
                    子代特征的控制变量包括子代的年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和经济
                状况。 子代提供支持的可能性对代际同住有重要影响(王萍、李树茁,
                2010),而年龄、工作状况和经济状况是影响子女是否有能力反哺父母
                的主要因素。 另外,婚姻状况是影响家庭居住安排的重要因素,未婚的
                子女更有可能与父母同住。
                    亲代特征的控制变量包括亲代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
                工作状况、养老保险状况、居住地和家庭规模。首先,亲代特征是影响家
                庭代际同住安排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的年龄和婚姻状况影
                响同住倾向,而经济收入和养老金情况没有影响(杨恩艳等,2012;焦开

                1. 若住房产权为亲子双方所有,则认为住房共有.
                2. 若双方互相提供家务支持的频率均为每周至少一次及以上,则认为家务支持代际均衡.

                                                                          · 225·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