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235

社会·2022·6

                        表 4:全 国 分 城 乡 老 年 人 与 子 女 各 类 同 住 模 式 (%)

                                农村地区           城镇地区             全国
            抚育型同住                29.49          36.15           33.42
            合作型同住                40.71          38.92           39.66
            赡养型同住                24.13          21.06           22.32
            疏离型同住                 5.67           3.86            4.6
            样本量                   953           1 372           2 325
            卡方检验                         Pearson chi2(3) = 14.281,Pr = 0.003

                          表 5:子 代 需 求 类 同 住 家 庭 的 需 求 状 况 (%)
                              抚育型同住                      合作型同住
                       农村    城镇     t 值    P 值   农村     城镇     t 值   P 值
           住房需求        67.97  73.99  -1.794  0.037  48.71  57.30  -2.590  0.005
           隔代照料需求      52.31  48.99  0.889  0.187  42.01  34.64  2.282  0.011
           家务需求        24.56  22.58  0.625  0.266  13.14  4.87  4.529  0.000
             注 :表 5 、表 6 需 求 状 况 的 各 类 比 例 表 示 各 类 家 庭 体 现 这 一 需 求 的 比 例 , 因 为 家
                庭中可能不只存在一种需求,因此各类需求之和不为100%。

               从生活类需求看,子代对亲代照料孙辈的需求更为迫切,而对家务
           的需求相对不明显。 此外,无论是隔代照料需求还是家务需求,都是城
           镇地区占比更低,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城市的相关服务体系更为完
           善,子女可能未必会在生活上向父母寻求帮助,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农
           村老年人收入较低的现状推测, 农村老年人可能是在代际同住中付出
           家务或照料孙辈的劳动,而子女在经济上予以回报,由此形成子女经济
           上赡养父母而父母生活上付出更多的互惠逻辑, 最终导致子女的这类
           需求在农村地区更加明显。
               在合作型和赡养型这类反映亲代需求的同住中(见表 6),农村地
           区老年人的经济需求比城镇地区老年人表现更为明显。 从生活类需求
           的占比来看,城乡老年人在失能需求方面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家
           务需求上城镇老年人表现得更为显著。 这可能是城市的互惠逻辑与农
           村不同,城市表现为子女住房依赖父母,父母生活上依赖子女。
               3. 儿子、末孩偏合作型,女儿、首孩偏赡养型
               首先,从子女数量来看,家庭的子女数量越多,抚育型同住比例就
           越低而合作型、赡养型同住比例越高。 这一结论在卡方检验中显著(见


           · 228·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