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2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212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
中阶段,与双亲监护相比,虽然单亲监护和祖辈监护也会给个体成年后
的主观幸福感带来负面影响,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一方面,只
要在某一阶段有过留守经历,即使在其他阶段不再留守,既有留守经历
对个体成年后造成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在学前阶段留守的
单亲监护对个体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大。
(四)稳健性检验与效应异质性
表 5 的模型1 到模型 4 汇报了预测留守、学前留守、小学留守和初
中留守的倾向值得分情况,可以发现,出生时户籍、父辈职业地位及其
8
平方 、出生队列和出生时所在地区均可以较好预测个体是否留守。 在
计算倾向得分后,本文按照近邻 1∶4 匹配,将有留守经历者与未留守者
进行了配对, 发现有留守经历组与未留守组之间的标准化偏差基本小
于 5%,通过了平衡性检验。 匹配后得到是否留守、学前是否留守、小学
是否留守、初中是否留守的样本量分别为 3 634、3 337、3 362 和 3 485。
表 5:预 测 倾 向 值 得 分 的 Probit 模 型 结 果 (N=4 093)
模型 1 模型 2 模型 3 模型 4
有留守经历 学前留守 小学留守 初中留守
性别:男 0.053 0.017 0.013 0.091 +
(0.047) (0.054) (0.053) (0.049)
出生时户籍:城镇 -0.133 + -0.102 -0.164 * -0.134 +
(0.068) (0.077) (0.077) (0.073)
父辈职业地位 0.266 *** 0.297 *** 0.269 *** 0.212 ***
(0.052) (0.060) (0.058) (0.056)
父辈职业地位的平方 -0.031 *** -0.031 *** -0.030 *** -0.025 **
(0.007) (0.008) (0.008) (0.008)
出生队列(参照组:95 后)
80 后(1980—1984) -0.537 *** -0.534 *** -0.450 *** -0.405 ***
(0.066) (0.076) (0.073) (0.070)
85 后(1985—1989) -0.318 *** -0.411 *** -0.384 *** -0.248 ***
(0.063) (0.073) (0.071) (0.067)
90 后(1990—1994) -0.280 *** -0.292 *** -0.274 *** -0.228 **
(0.068) (0.077) (0.076) (0.073)
8. 在预测倾向值得分时,由于 14 岁时父辈的受教育年限对个体是否留守、学前是否留
守、小学是否留守、初中是否留守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并且在平衡性检验中反而会使匹
配后的留守组与未留守组之间的标准化偏差大于 20%,因此,在正文预测倾向值得分时
去掉了该变量。 考虑到在前文 OLS 回归模型中,14 岁时父辈受教育年限对个体成年后
的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在匹配后样本的回归分析中,依然纳入该变量。 此外,笔者
使用 stata 外部命令 psestimate 筛选了应纳入哪些协变量,所得结果与上述筛选结果一致.
·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