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社会》2022年第6期
P. 216
时间之窗与时间之创
冲击越大的趋势。 9 图 1-1 为有留守经历的异质性估计, 可以发现,留
守的倾向得分越高,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冲击就越大,且留
守倾向得分大约从 0.2 开始, 即对个体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所产生的
负面冲击具有统计显著性。 从图 1-2 到图 1-4 显示了从学前到初中阶
段留守经历的倾向得分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其中,学前阶
段留守倾向 得 分 ( 95%的 置 信 区 间) 未 包 括 0 的 范 围 最 大 (0.09 到
10
0.27), 初中阶段留守倾向得分(95%的置信区间)未包括 0 的范围最
小(0.2 到 0.3),小学阶段留守居中(0.13 到 0.26)。 这也进一步说明,学
前阶段留守更可能对个体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造成负面影响, 小学阶
段留守次之。
五、 结论与讨论
由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 2017 年联合
发布的数据可知,2015 年中国留守儿童共有 6 877 万,占全国儿童总数
的25.36%。 随着城镇人口跨区域流动的日益频繁, 城镇留守儿童规模
迅速增加成为近年的新趋势, 已从 2000 年的 310 万增长到 2015 年的
2 826 万。 也就是说,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
内存在,他们的成长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持续关注。
本文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出发,利用 2018 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
查”数据,聚焦留守经历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从一个
侧面揭示“留守”作为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个体造成的长期持续影
响以及留守群体内部的异质性。 主要有以下发现:
第一, 过往留守经历会对个体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长期持久
的负面影响。 留守与否将儿童划分为两类不同的群体,经历留守不仅会
对留守者产生当期和中短期负面影响,还会对个体造成长期负面影响。
第二,留守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双重时间效应”。一方
面,童年期累积留守时间越长,对个体成年后主观幸福感的负面效应就
越大,具有明显的“累积劣势效应”。 这与既有研究结果(姚远、张顺,
9. 对于是否有留守经历来说(图 1-1),留守倾向得分大于 0.4 之后,由于样本量过少,
留守效应的异质性估计可能并不准确;同理,对于学前(图 1-2)、小学(图 1-3)和初中
(图 1-4)阶段的留守来说,当倾向得分大于 0.3 之后,留守效应的异质性估计也并不准确.
10. 95%的置信区间(即阴影部分)包括 0,表示没有显著影响.
·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