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138

体验本真性:北漂青年的社会交往与双重生活

                盾性的讨论, 文章呈现了制度化生活与个体本真性诉求之间的关联与
                张力,凸显了个体在心智和社会交往层面处理该双重性的可能及局限,
                推进了个体化理论中主观/微观与客观/宏观维度之关系的探索。 第三,
                本文也尝试探讨了个体化理论所抛出的公共性难题及其中国特殊性。
                北漂青年的本真性建构包含了清晰的超越利己主义且不同于关系性的
                自我、更强调平等个体间的连接、注重社会关怀的公共性取向,但最终
                沦为难以促进行动的悬置性体验。 这提醒我们不能把公共性困境本质
                化地归于文化传统, 而应探究建构公共生活和新型社会团结的可能动
                力和社会制度条件。
                    本文讨论的案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于
                中产阶层青年群体。 A 青年空间的公共生活具有知识门槛,这种生活方
                式与具有更多文化资本的中产阶层较为匹配, 在其他群体中的可拓展
                性不足。但也有研究显示,农民、底层打工者群体也表现出超越自我、追
                求本真性的诉求和行动(刘畅,2019;谭同学,2016),其与中产阶层青年
                应对制度化生活的异同有待进一步考察。 其次,北漂青年的个体化生活
                是在特定的生命历程阶段展开的。 他们在青年时期离开家乡来到都市,
                尚未组建自己的家庭, 过渡性的生命阶段让他们能更自由地选择生活
                方式。 有研究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打工生涯早期会步入个体化生活,
                但后续组建家庭、 生儿育女又将他们拉回家庭主义的生活模式中(王
                欧,2022)。 这种家庭化是否适用于中产阶层北漂青年,需要后续追踪研
                究来揭示。 尽管青年空间的案例较为特殊,笔者仍认为它作为一个棱镜
                所折射放大的纠结、双重状态,有推广至更大范围群体的可能,这需要
                我们对中国青年新兴、变化的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阿伦特,汉娜. 2017. 人的境况[M]. 王寅丽,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鲍曼,齐格蒙特. 2018. 流动的现代性[M]. 欧阳景根,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贝克,乌尔里希、伊丽莎白·贝克-格恩斯海姆. 2011. 个体化[M]. 李荣山,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贝克,乌尔里希. 2018.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M]. 张文杰、何博闻,译. 南京:译林
                    出版社.
                贝 拉 , 罗 伯 特 、 理 查 德·马 德 逊 、 威 廉·M. 沙 利 文 、 安·斯 威 德 勒 、 史 蒂 文·M. 蒂 普 顿 .
                    1991. 心 灵的习性 :美国 人 生活中 的个人 主 义 和 公 共 责 任[M]. 翟宏 彪 , 等 , 译 . 北
                    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31·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