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社会》2022年第4期
P. 131
社会·2022·4
说就是一种很大的鼓励。 ”
3. 公共关怀:对利己主义的反叛
除了学术类问题, 关注社会现实的公共议题也是 A 空间吸引参与
者的重要招牌。 在诞生之初,A 空间就承载了创办者营造公共领域的理
想。 此外,经营者还怀有改造个体的热忱,辛仁希望青年人在空间内成
为具备共治、共创、共享等公民素质的个体。 同时,“公共关怀”也是许
多北漂青年对青年空间产生认同和向往的重要原因。 参与者邹凯认为,
在整体社会氛围倾向于关注自己、忽视他人的情况下,还能有一群人认
真地“关注一些社会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分享自己的见解”,这让他
觉得 A 空间的存在很重要。
参与公共关怀式的讨论事实上很难真正带动青年人的行动, 但它
为北漂青年提供了建立与利己主义者区分开来的身份认同的机会,让
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范妮在访谈中十分强调关注
社会、公共关怀以及对利己主义进行反叛的价值:
社会对你的打磨,包括一些潜在的规则对你的影响,你知
道你也许这么做就会头破血流了,你就不想再去尝试,或者你
受伤那么几次,你就不再想去改变了。 这么堆积下来的,就是
钱理群所说的大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定是不利于(社
会)未来更好的发展。 但是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想要去讨论
这些社会议题,去发掘不同的东西。 (范妮访谈,20200117)
公共关怀背后蕴含着青年空间中北漂青年对主流秩序的反叛和自
我边缘化。在他们看来,关注社会议题意味着与所谓的“社会”保持一定
的距离。 经营者张扬认为, 青年空间为“非主流的人提供了一个栖息
地”。在这里,主流意味着社会上那些只关注自我利益、顺应社会趋势的
人,而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关怀更宏大的世界,是一种“非主流”的
行为。 通过参与公共话题讨论,一些受访者将自己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划清界限,确证自己是一个“能给社会创造价值的人”。 由此,公共关怀
成为一些北漂青年寄托“追求些什么”的方式,如潘真在谈论青年空间
之于他的意义时,结合他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说道:
从前年开始我有了一种想法, 我不应该总是把自己困在
自己的事业当中……我会把自己过得非常有质量 、 有 品 质
……但另外一方面我愿意去关心一些社会的公共话题, 或者
·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