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69
社会·2022·2
国抽样数据中,超过30%的初三学生报告“过去的一周有时或经常感到
抑郁”(已经过抽样权重调整)。 新近的医学与心理学研究发现,抑郁症
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生率处在高位(苗瑞凯,2020)。 在部分发达地
区,表现出轻度抑郁症状的中学生比例高达 30%左右(张文武等,2014;
牛娟等,2019)。 值得警惕的是,青少年抑郁是导致自杀最常见的诱因之
一(Bridge,et al.,2006;Waldvogel,et al.,2008), 近 年 来 不 断 出 现 的“中
学生跳楼事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此外,还有研究发现,班
级其他学生的负向情绪可以通过班 级社交 网 络 实 现“负 向 情 绪 的 传
染”,从而放大个体负向情绪所造成的社会心理后果(李长洪、林文炼,
2019)。 可见,考察青少年负向情绪的生成机制以及情绪调节境况具有
紧迫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抑郁等负向情绪的增长可能与近年来激烈的教育竞争存在
关联 ( Lin,et al.,2008;McCarty,et al.,2008;Yi,2013)。 已有研究发现,
参加课外补习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抑郁等负向情绪的增加(Kuan,2018;
Zheng,et al.,2020;Chen and Kuan,2021)。 课外补习参与对青少年情绪
健康( emotional well-being)的这类副作用,可简约地称之为补习参与的
“致郁效应”( depressive effect)。
课外补习与青少年的情绪健康问题,与 2021 年 7 月以来国务院颁
布的“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息
1"
息相关。 “双减”政策明确强调,“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
为”“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政策还
提出要“着眼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学生休息权利”。 可以说,青少年的心
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怀和重视, 决策者也试图通过对课外
补习的约束和规制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保障青少年的心理健 康 对 于 经济 社会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具 有关 键 作
用。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课外补习和青少年的情绪健康问题关涉到
“教 育 人 力 资 本 ” 和“健 康 人 力 资 本 ” 的 积 累(Becker,2007;Hartog and
van den Brink,2007;Azarnert,2020)。 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看,由于家庭教
育资源和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有可能会扩大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
校 外 培 训 负 担 的 意 见 》。 参 见 教 育 部 官 网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
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网页浏览于 2021 年 9 月 25 日。
·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