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43
社会·2022·2
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就这样统一起来。 鲁滨逊是时代之子,他的感受与思
考就是笛福对时代的感受与思考, 他的历险则展现出笛福对世界结构
的理解。 他之所以会历尽劫难,遭遇诡谲多变,是因为他所面对的世界
2
正在经历巨变、动荡和内在结构的冲突。 所以,鲁滨逊没有呈现某个具
体的人,而是刻画了世界与时代及笛福心中的历史。 当然,笛福为鲁滨
逊注入了自己的感知与思考,是他自己的化身,但这并不意味着笛福与
鲁滨逊有同样的经历,而是说,鲁滨逊呈现了笛福的观念世界。 正因如
此,笛福才在《鲁滨逊·克鲁索沉思录》中说,《鲁滨逊漂流记》是关于自
己 的 一 个 寓 言( Defoe,1720; 郭 建 中 ,2013:144), 鲁 滨 逊 的 生 命 史(传
记)实际上是笛福的精神史。
我们已经知道,鲁滨逊的原型是一个名叫塞尔扣克的苏格兰水手。
塞尔扣克曾遭放逐, 在费尔南德斯孤岛上生活四年半之久, 获救回家
后,他的事迹在英国引起轰动。 据赖特( Thomas Wright)在《丹尼尔·笛福
传》中的记载,笛福于 1711—1712 年访问过塞尔扣克,并在 8 年后完成
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郭建中,2013:145)。 笛福改写并极大地扩展
了这个荒岛余生的故事。 他不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对生产技艺的了解,
颇为细致地刻画了孤岛上的生活与劳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重新讲述
的故事中,荒岛成为鲁滨逊精神史的转折点。 鲁滨逊在岛上获得新生,
他不仅悟出了宗教与道德的本质(杨璐,2017),也重新理解了自然、商
业与帝国。 因此,他从一个在重商主义时代随波逐流的盲从者,一下子
变为时代的反思者。 也就是说,笛福给一则具有时代特征的奇闻轶事赋
予了一个全新的叙事结构,使其具有道德教化的意义。 塞尔扣克的经历
原本只是一个孤立而独特的事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笛福的创作却让
鲁滨逊的历险服从一个必然且理性的结构,从而呈现出“上天的智慧”,
使其受到某种普遍的精神“模式”主宰。
苏格拉底谈及护卫者的音乐教育时,主张先采用神话来教育儿童,
因为“故事从整体来看是假的, 但其中也有真实”(柏拉图,2002:71)。
神话是诗人的创作, 是某种意义上的谎言, 因为人们无从知道神的事
迹,但由于神话的讲述遵从理性的原则,呈现并传达出理性的“模式”,
所以,就此而言,它也包含了真实。 柏拉图对哲学化诗歌的论述也适用
于笛福:他为自己的时代创作了一篇“史诗”,鲁滨逊是他的奥德修斯。
2. 卢梭也在《爱弥儿》中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