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社会》2022年第2期
P. 46
鲁滨逊的贸易与劳动:笛福对海洋帝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航,重返故园。重回英国之后,鲁滨逊结婚生子,可家庭仍然无法阻挡他
对海洋的向往,虽已步入暮年,却继续扬帆远行。对鲁滨逊来说,陆地只
是驿站,他首先是一个海洋人,而非陆地人。 那么,“海洋”到底意味着
什么? 如果说鲁滨逊的人生是时代的切片,那笛福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
海洋人呢? 是不是因为, 在他看来,“海洋” 构成了最为重要的时代问
题,并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
斯密与笛福差不多是同时代人。 在《国富论》中,斯密勾勒了欧洲
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在他的笔下,欧洲的社会变革遵循一种
“倒退和不自然的秩序”,而海外贸易的发展瓦解了封建领主的权力,成
为这一变革最为直接的动力。 斯密( 2015:394)以反讽的笔法披露了推
动社会变革的非理性力量:
对于公众幸福,这真是一种极重要的革命,但完成这种革
命的, 却是两个全然不顾公众幸福的阶级。 满足最幼稚的虚荣
心,是大领主的唯一动机。 至于商人和工匠,虽不像那样可笑,
但他们也只为一己的利益行事。 他们所求的, 只是到一个可赚
钱的地方去赚钱。 大领主的痴愚,商人工匠的勤劳,终于把这次
革命逐渐完成了,但他们对于这次革命,却既不了解,亦未预见。
随后,斯密就展开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揭示了贵族的无知和商人
的贪婪将会导致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斯密描绘了这样一幅社会风情画:
远洋贸易开始深刻地左右人的激情和欲望, 但人们对其内在机理及可
能导致的后果全然无知。在特定时刻,“无形之手”让虚荣和追求财富的
欲望打破了封建领主的绝对权力,产生了秩序与自由。 然而,私人的恶
必然并将永久地导致公共的善吗?
商业,尤其是海外贸易带来一股冲击人心与社会的激流。远洋贸易
被誉为“国民财富之源”,为法律与政策提供指南,驱使欧洲国家向外殖
民,打造海洋帝国。 同时,对于重商主义体系的反自然本性和内在的不
义不智与残忍,人们又多是一无所知。 远洋贸易的确为欧洲带来大量的
金银,但也为古老的社会灌入虚荣的风尚和追逐金银的热望。 人们被这
种放浪激情裹挟,卷进重商主义的世界秩序,参与它的不义与罪恶,也
不可避免地推动它走向自我毁灭(布朗,2019:54-91)。
对于海外贸易对民情与社会的影响,笛福与斯密有类似的判断。对
其所可能导致的危机,他也有类似的警惕。 海洋对鲁滨逊的意义,就是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