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22年第1期
P. 90

盐制自由化改革的治理逻辑

                识到两淮盐政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就在当年九月, 清廷采纳陶澍的建
                议,在淮北试行票盐改革。
                    陶澍的改革主张深受经世派士大夫包世臣的影响 (罗威廉,2019:
                134)。 包世臣(1991:184)认为,政府应该允许食盐自由转卖,如此则“枭
                无团集之害,商无勒运之苦,民无买私触法之罪”。 在他看来,食盐运销
                的自由化不仅不会滋生利益集团,还会化解盐枭问题。 这个主张在淮北
                的改革设想中得到进一步阐释:
                         今票盐之法便民,即以裕课,不但化枭为良,而且化私为
                     官,是官盐之课既得,又添一倍化私之课。 (魏源,2004b:228)
                    陶澍指出,两淮盐价虚高是当地盐枭横行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官
                盐价格虚高,则私盐价格水涨船高,盐枭走私便能获利丰厚;另一方面,
                盐价高导致官盐滞销,许多赖此为生的小民失业,不得不贩卖私盐,从
                而为盐枭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 有此财力和人力支持,盐枭才屡
                禁不绝。但废引改票后,官盐价格大为降低,走私食盐无利可图,盐枭不
                禁自解;同时,废除专卖制度后,小民皆可借贩盐谋生,也不再与盐枭勾
                结。自由化策略使得贩私无利而官盐畅销,因而能够达到“化枭为良”的
                目的。
                                                                       22
                    从实践效果来看,自由化政策不仅实现了“化枭为良” , 还吸纳
                了很多游离人口。 在改革之前,有官员曾担心两淮盐运道路变更会使得
                沿途捆工失业,发生骚乱。 然而,废引改票后,民有资财者皆可贩盐为
                生,这一举措反而很好地吸纳了无业人口。 当时恰逢当年海州遇灾,很
                多失业的穷苦百姓借贩盐得活:
                         查票盐自试行以来,海属积滞之盐,贩运一空,穷苦场民,
                     藉资苏活。 即游手闲民亦得以转移执事。 是以上年海州灾务极
                     重,而地方尚称安帖,实得票盐之济。 (魏源,2004b:47)
                    与河东相类似,淮北在食盐自由化运销后,也出现了低价私盐跨界
                流动的情况:“河东盐向侵淮岸,至道光十一年,淮北改票,反灌河东”


                22. 据《清史稿》记载,废引改票后,“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赵尔巽,1977:3618),因此
                得以“化枭为良”。 然而,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官盐畅销后,豪势盐商入场争利,将小
                商人排挤出局, 联合垄断以抬高盐价。 在执行三四年后, 私枭复盛 (陈锋,2013:323-
                324)。 这或许说明,在社会结构的约束下,某些制度层面上的变革很难实现改革原本预
                期的目标。

                                                                          ·  83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