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22年第1期
P. 75
社会·2022·1
府招募资本雄厚的商人认领专卖凭证(盐引),而商人按盐引数额向盐
场领买额定的食盐,拥有特定销售地的食盐专卖权。
18 世纪末,各盐区的官督商销体制陆续出现问题,盐商亏损严重,
盐税难以征收,食盐专卖体系无法正常运转。 在此背景下,旧体制开始
出现变革。 受顾炎武的“就场征税论”影响,19 世纪上半叶的各项改革
都以放松对食盐市场的管制为主要特征。 在这些自由化改革中, 以河
东、淮北的改革影响最大。
在河东与淮北,自由化改革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财政成效。 但河
东的课归地丁在执行十四年后戛然而止, 而淮北的废引改票先后在淮
2
南、长芦等盐区推行三十余年。 相比于课归地丁,票法不仅存在的时间
3
更长,还实现了制度扩散。 同样是取得良好成效的自由化改革,为什么
河东、淮北在制度演进的路径上会出现差异? 自由化改革正处于清王朝
对人口控制松动的时期,19 世纪上半叶,大量地方游民参与食盐走私,
河东、淮北的盐制改革均与民间集团走私案件有关。 那么,民间走私的
增加与食盐制度的变革存在什么联系? 地方游民影响经济制度变革的
机制是什么?
19 世纪的盐制自由化改革是传统王朝应对经济、社会复杂变化所
进行的制度调适。 对上述经验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理解传统国家、
经济制度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复杂关联。 本文试图以河东与淮北的盐制
改革为例,分析自由化改革的制度逻辑及其后续效应,理解食盐制度与
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机制。
一、综述:盐制自由化与社会治理
19 世纪上半叶,清代的食盐专卖制度出现了明显的自由化改革趋
势(渡边惇,1991;罗威廉,2019:127-145)。这种趋势有其特定的思想背
景:早在 17 世纪,食盐买卖自由化的主张就已经被提出,但直到 18 世
纪末,这种主张才逐渐变为现实。 一种思想得以践行,通常需要与之耦
2. 河东课归地丁发生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这场改革将盐税摊入土地税征收,废除了
专卖制度。 淮北废引改票发生于道光十年(1830),改革者裁革专卖商人,鼓励有资财的
商民参与贩盐,并压低了食盐的运销成本。
3.“嘉庆以前,引多票少,后乃引少票多”(赵尔巽,1997:3606)。票法在 19 世纪末才开始
被逐渐裁汰,同时,以“官运”为代表的“加强管制”的改革开始出现。 这与当时干预主义
思想回潮有关,具体可参见林满红(2011:254-257)的研究。
·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