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社会》2021年第5期
P. 113

社会·2021·5

           理论的关键特点。 杰森与布瑞安编了一本名为《数字观点:1936 年》的书,
           收录了哈布瓦赫和统计学家索维等人的作品, 试图从数据的角度打通
           哈布瓦赫理论中有关阶级与城市的社会形态学和社会心理与集体记忆
           研究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部分, 重新解读 哈布瓦 赫 理论脉 络 的复 杂 性
          ( Halbwachs and Sauvy, 2005: 169)。 他们还在另一本研究出生性别的著
           作中以随机过程探讨了涂尔干学派的相关理论, 认为在涂尔干的理论
           中,社会事实来自于个体间互动的聚合,在群体层面的相关计算属于一
           种频率问题,而哈布瓦赫则视之为几率事实(chance facts),也就是一种
           社会现象的随机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事实,这超越了涂尔干的描
           述性统计。      19
               作为当时一流统计学家的哈布瓦赫在一般性社会形态学分析中尽
           力使用了数据方法, 但在进行集体意识研究时, 却收起了量化研究工
           具,以至于马塞尔(Marcel, 1999)称他为“智识上的双重人格”。 不过这
           种情况也仅体现在方法层面,在理论上并不存在这样的分裂。 也许哈布
           瓦赫意识到手中可以利用的量化方法对处理此 类 复 杂 问 题 还 远 远 不
           够,亦即费孝通晚年时指出的人文世界“只可意会”。遵从涂尔干学派的
           范式和经验事实是最重要的原则,方法问题则位居其次。 理解这一点需
           要从哈布瓦赫的概率论思想出发。 他批评凯特勒 (Adolphe Quetelet)的
          “平均人”理论只注意简单情况下的规律性,并试图用机械的规律来解
           释,对于集体事实“诉诸个别的特别是生理性质的方法”,这“要么导致
           我们不得不忽视原因, 要么如果我们想找到原因就得致力于无限复杂
           的计算”(Halbwachs, 1913: 174-175)。 这与哈耶克(2014)有关“有机的
           复杂现象”只能进行模式识别而不能进行具体预测的主张不谋而合。 虽
           然像科瑟(2002)所言,如今随机模型已被广泛用于计算人类事务,哈布
           瓦赫在概率方面的主张看似过时,但从今天来看,一百多年前的这些说
           法直接切中了问题的要害: 一般统计模型都以个体的独立分布为假设


           19. 在狭义方面, 社会形态学遗产的价值正在重新被发现。 比如, 地理学家格拉斯兰
           ( Grasland, 2010) 追溯了布劳与涂尔干社会形态学和齐美尔社会生活几何学的延承关
           系,并将之与地理学第一定律相结合,展开了空间的多水平分析,提议在空间分析中重
           现 涂尔干 社会形 态学, 并 呼吁以 社会形 态学为 中心进 行多学科 研究。 格 里 菲 斯 等 人
           ( Griffiths and Lünen, 2016)提出了构建“新社会形态学”的主张,在最新的一篇论文中重
           点探讨了空间句法和社会形态学的关系( Liebst and Griffiths, 2020)。


           · 106·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