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102

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就越晚吗?

                着改革的进行,户口的调节作用愈发显现。 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3:与具有上海本地户口的个体相比,教育程度越高,结婚越晚的
                婚姻模式在外地人群体中更明显;对于具有上海本地户口的男性而言,教
                育程度提高在改革后期不但不会推迟其婚姻,反而会令其更早结婚。
                    本文借鉴西方有关婚姻匹配的理论框架,试图在中国情境下,验证
                女性的经济潜力对结婚时间的影响。 需要提及的是,教育程度与婚姻之
                间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存在普遍共识,在近 20 年来,二者的关系
                在不同社会情境下开始呈现差异性变化。 从教育分布来讲,现在大学生
                的比例确实已大大增加,在教育同质性日渐强化的今天,教育的影响可
                能弱化,或者在不同群体呈现差异化的表达。 本文之所以纳入年代的维
                度,原因之一是想把来自不同年代的教育影响剥离开,原因之二是想看
                教育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也是本文的关键所在。 本
                文虽然仅针对上海这一城市,但对应于中国改革的步伐与速度,不同时
                期实际对应着非常不同的社会情境。 也正是这种社会情境的变化使得
                本地户口的潜在价值从改革初期至今急速攀升, 使其得以成为当下财
                富的象征之一。 也正是通过区分年代,我们可以突出在生活成本居高不
                下的今日,本地户口对教育与婚姻关系的调节作用的变化。

                     三、数据、变量与分析策略

                    (一)数据
                    本分析所用数据为“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UNS)的首期数据。 SUNS
                完成于 2017 年,采用隐分层的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PPS)的方法
                进行随机抽样。首先按照市中心区、新市区、郊县的行政区划,各街道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外来人口比重,对上海所有街道、乡或镇进行排
                序,形成隐分层,再用系统抽样法抽取 60 个乡镇或街道作为初级抽样
                单位(PSU),然后在每个抽中的乡镇或街道中各抽取 2 个居(家、村)委
                作为二级抽样单位,再在此基础上每个居(家、村)再抽取 30 户进行家
                庭和个人层面的调查, 最终共抽取了 60 个乡/镇/街道、120 个居 (家、
                村) 委、3 600 个家庭户。 该方法保证了覆盖地域以及人群类型的代表
                性,尤其适合分析比较本地与非本地出生人群在教育、工作、生活等方
                面的生活境遇差异(Miao, Wu and Sun, 2019)。
                    本文旨在研究女性的初婚风险, 特别关注教育和上海户口对初婚


                                                                          · 95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