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社会》2021年第2期
P. 99

社会·2021·2

           社会中,随着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劳动参与的增加,男女双方均开始
           对工作保持依赖,女性的经济潜力也会成为男性择偶的标准之一。 相比
           于传统的择偶标准(如外貌、家务能力),男性越来越多地根据教育程
           度、社会经济地位等来评估女性是否有可能成为潜在的配偶,并与其共
           同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在男性就业状况不佳,且依靠传统性别
           分工难以维持昂贵的生活成本的时候。
               迄今为止, 有关女性的经济潜力与结婚时间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
           一致。 研究发现,在美国以及欧洲的不少国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在
           婚姻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女性的经济潜力开始成为男性择偶的一个
           重 要 考 虑( Bergstrom and Bagnoli, 1993;Bergstrom and Schoeni, 1996;
           Sweeney, 2002;Sweeney and Cancian, 2004;Cherlin, 2010;Zhou, Wu
           and He, 2017)。 然而,也有研究显示,在性别文化较为传统的国家,如
           意大利、日本、韩国,教育对女性结婚仍具有负面影响,也即,女性的教
           育 程 度 越 高 , 结 婚 越 难 、 越 晚 ( Ono, 2003;Raymo, 2003;Raymo and
           Iwasawa, 2005;Choe, 2006;Kalmijn, 2013)。
               (二)中国城市社会的婚姻择偶
               中国传统的父权文化建构了一系列婚姻文化,更加强调男尊女卑、
           男女有别的性别界限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 1949 年以
           后,尽管受到性别平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两性在婚姻择偶上权利资源的
           不同影响依然存在。 有研究显示,作为经济潜力的象征,较高的教育程
           度会增加男性的结婚概率而减少女性的结婚概率,对超过 30 岁的女性
           尤其如此(Y. Qian and Z. Qian,2014)。 因此,从结婚时间来看,教育程
           度越高很可能令女性结婚会更晚、更难。 相反,由于与男性养家户口的
           性别角色期待相符,较高的教育程度可能会促进男性结婚。 由此,我们
           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女性教育程度越高,结婚越迟;男性教育程度越高,结婚越早。
               随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地位的提高, 传统的婚姻模式可能会发
           生改变。 女性潜在的经济能力也可能会成为男性择偶时所考虑的标准
           之一。 有关婚姻时间的最新研究发现,在香港这座移民城市,尽管教育
           对本地女性进入婚姻的时间仍有推迟作用, 但这种推迟效应正在逐年
           减少(Zhou, Wu and He, 2017)。 不仅如此,这项研究还隐含另一个发
           现:在婚姻市场上,本地身份也开始成为择偶时的重要考量。 对应于本


           · 92 ·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