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64
传统中国社会的情理与人伦
郎的态度 。 1949 年之后围绕这些问题引发了诸多论争 , 这部剧也经历
了大起大伏的命运 。 本文通过梳理四郎探母故事的形成与改编 , 比对
不同历史时期小说 、 京剧和地方戏中对四郎故事的书写以及相应的读
者和观众的接受情况 , 尝试探究其中暗含的社会认识 , 以展现传统中国
社会在结构和观念上与现代中国的差异 。
二 、 政治与人情 : 杨四郎故事的诞生与改编
( 一 ) 从杨四郎的被批判说起
《 四郎探母 》 自其出现就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青睐 。《 都门记
略 》 一书记录了清末京城最受演员和观众喜爱的剧目 , 该书的道光二十
五年 ( 1845 年 ) 版 、 同治三年 ( 1864 年 ) 版 、 光绪二年 ( 1876 年 ) 版和光绪
六年 ( 1880 年 ) 版中 , 都有 《 四郎探母 》 一剧 ( 王真峥 , 2013 : 51 )。 齐如山
( 2008 : 12 ) 也回忆说 :“ 走路的人在大街上随便唱戏 , 与戏园子里头唱的
戏 , 最有关系 。 鄙人在光绪十几年进京的时候 , 大街上的人一张嘴便是
‘ 杨延晖 ’, 因为彼时杨月楼的探母最时兴 。” 由此可以想见 《 四郎探母 》
在晚清的流行 。 进入民国 , 这出戏依然受到民众的追捧 ,《 五十年来北
平戏剧史材 》《 六十年来京剧史材 》 等资料显示 ,“ 即使在民族战争爆发
之时 ,《 四郎探母 》 仍在上演 。 而且 , 该剧常常被作为募捐戏 、 义务戏及
班社成立之开演戏 ”( 王真峥 , 2013 : 53 )。 1949 年之后 ,《 四郎探母 》 一
剧的命运发生极大转变 , 在政府对大众文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 这出戏
多次经历了被讨论 、 批判甚至禁演的命运 。
杨四郎是不是叛徒?《 四郎探母 》 是不是一出宣扬人情高于政治的
戏?这是 1949 年以后戏剧界几度集中讨论的问题 。 从新中国成立初
期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 ,《 四郎探母 》 共经历了四次大的讨论 。 第一
次是 1949 年前后的 “ 戏改 ” 初期 , 这时期戏剧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应该如
何看待这出戏所表现的政治倾向 。 这一时期 , 有人批判这部戏是 “ 汉奸
戏 ”, 没有从民族立场的角度看问题 , 不能给观众以更高的觉悟 。 对于
戏中强化了萧太后的形象则被认为加强了满族主义色彩 。 可见 , 在 50
年代初期 , 人们在潜意识中以 “ 大汉族主义 ” 的 “ 民族立场 ” 来看待这部
戏 。 第二次 、 第三次讨论是在 “ 反右 ” 前夕和 “ 反右 ” 时期 , 这个时期阶级
斗争观念增强了 , 因此对于 《 四郎探母 》 多是政治性的批判 , 并且是上纲
上线的批判 , 认为杨四郎卖国求荣 ,《 四郎探母 》 也因此遭禁演 。 第四次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