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社会》2020年第4期
P. 63

社会 · 2020 · 4

   ( 如三国 )、 讲英雄侠义故事 ( 如三侠五义 )、 讲神话故事 ( 如封神榜 ) 为
   主 。 杨家将故事就是说书人热衷的题材之一 ( 金受申 , 2017 )。 清代以
   后 , 王公贵族 、 文人学士也爱听评书 、 看戏 , 民间文艺的受众和创作者的
   范围得到极大扩展 。
       本文选择传统戏曲作为研究的对象 , 正是因为戏曲本身表现了丰
   富的人物实践 、 行动与情感 , 是田野之外的另一个同样丰富的经验世
   界 。 经典的戏曲往往能捕捉到社会生活的一些重要面向 , 并以戏曲手
   法将之凸显 。 正如应星 ( 2010 : 111-129 ) 所说 , 利用传统戏曲等民间文
   化材料去分析中国本色的社会行动 , 是在经验调查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的研究路径 。 在戏剧文学领域 , 对戏曲中的情与理进行分析是常见的
   文学分析范式 , 1 但是这些分析多侧重从纯文学角度出发 , 缺乏对 “ 情

   理 ” 的理论分析 , 尤其忽略了情理与人伦等社会结构的关系 。 实际上 ,
   我们需要通过戏曲 , 进一步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情理观念如何经由特定
   的社会结构和对社会的具体认知 , 真正下沉到日常生活 , 成为主导人们
   日常生活的行动伦理 。
       本文所讨论的京剧 《 四郎探母 》 自清代形成以来便为观众所喜爱 。
   在以杨家将为主题的戏曲中 ,《 四郎探母 》 显得很特别 , 因为这出戏并不
   主要表现杨家将在沙场上的忠义勇猛 , 而是讲述宋辽交战时期杨门四
   郎杨延辉回宋营探母的故事 。 以 1947 年 9 月 12 日上海中国大戏院梅
   兰芳 ( 饰铁镜公主 )、 李少春 、 周信芳 、 谭富英 、 马连良 ( 饰杨延辉 ) 等名家
   上演的 《 四郎探母 》 为蓝本 , 这出戏分坐宫 、 盗令 、 交令 、 过关 、 巡营 、 见
   弟 、 见娘 、 见妻 、 哭堂 、 过场 、 擒杨 、 回令等十二场 。 故事讲述了宋辽交战
   失落番邦的杨四郎化名木易 , 阴差阳错成为辽国附马 。 十五年后听闻
   母亲佘太君押解粮草来到北番 , 杨四郎思母心切意欲前去探母 。 于是
   杨四郎对妻子铁镜公主表露身世 , 求其帮助盗令探母 。 到宋营之后 , 四
   郎见弟 、 见娘 、 见妻 , 最后哭堂而别 。 回到辽营 , 因事情败露 , 辽国萧太
   后要处斩杨四郎 。 经过公主等人求情 , 太后最终赫免了杨四郎 。
       分析这部剧的关键在于 , 应该如何理解在宋辽两国交战 、 杨氏一门
   惨死的背景下 , 作为忠烈之后的杨四郎被俘后隐姓埋名成为辽国驸马
   的行为和在探母之后回到辽国的选择以及剧中相关人物对这样一个四


   1. 这种研究非常多 , 诸如 : 杨忠 , 1993 ; 王路成 、 张媛 , 2011 。


        ·
    ·  6
      5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