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社会》2020年第2期
P. 147
社会 · 2020 · 2
( 朱光磊 , 2002 ; 朱光磊 、 周振超 , 2004 ; 李庄 , 2006 ; 林尚立 , 2009 ; 刘晓
辉 、 吴祖刚 , 2015 )。 党政关系覆盖各个领域 , 贯穿不同时期 , 党政机构
在国家治理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 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 。 王长江
( 2015 ) 讨论了党政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演变过
程 。 黄晓春 ( 2015 ) 注意到 , 党的系统有超越条块关系和行政区隔加以
整合动员的功能 。 周雪光 ( 2012 ) 提出 , 国家治理中的运动式治理机制
编织进党政关系 : 党的系统服从自上而下的动员号令 , 在运动式治理中
起主导作用 ; 政府各机构各司其职 , 更多地行使常规式治理的功能 。
已有的党政关系文献有两个类别 。 第一 , 许多研究大多止于对党
政领域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和历史演变过程的一般性描述 , 或是搁浅
于官方政策方针的学习心得 , 或只是 “ 应然式 ” 解读 。 在文献中关于党
政领域及其关系的基础性知识难以寻觅 , 例如 , 党政领域中的不同机
构 、 职位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节奏是怎样的?这些机构和职位间党
政权威关系实际状况是怎样的?相关的人事安排 , 如任期和流动状况
是怎样的?在党政关系居核心地位的国家 , 这些基本问题至今仍缺乏
系统研究 , 甚至可以说仍是一个黑箱 , 实在是匪夷所思 。
第二 , 另外一类研究涉及党政职位或机构及其对官员职业生涯的
影响 , 但其关注点不是党政关系 。 魏昂德等 ( 犠犪犾犱犲狉 , 1995 ; 犔犻犪狀犱
犠犪犾犱犲狉 , 2001 ) 提出了官员职业生涯的双重轨道模式 , 在中国单位制度
中区分了政治与业务两个轨道和不同的选择标准 , 前者以政治忠诚为
重 , 后者则以业务能力为重 ( 犣犪狀 犵 2004 )。 周黎安提出的 “ 晋升锦标
,
赛 ” 强调职位晋升的激励作用 , 引发了在官员流动和晋升这一主题上的
系列研究 ( 犔犻犪狀犱犣犺狅狌 , 2005 ; 周黎安 , 2007 ; 陶然等 , 2010 ; 犛犺犻犺 , 犃犱狅犺 狆 犺
犪狀犱犔犻狌 , 2012 )。 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官员职位层次 , 关注影响官员任
命或流动的因素 , 用以解读其职业生涯的不同发展轨迹 。 这些研究的
思路是把各级政府的党政官员放在一个类别 , 只是在职位高低上加以
区分 。 虽然这些概念上或测量上的处理针对其研究任务来说是合理
的 , 但没有涉及党政关系这一主题 。
本文提出一个人事制度视角来分析党政关系 。 党政关系一方面体
现在组织结构位置和权威关系上 , 另一方面体现在人事制度和人事流
动所产生的关联上 。 人事制度包括有关人事安排 ( 录用 、 考核 、 晋升 、 流
动 ) 的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事职位和流动轨迹 。 从人事制度来看 , 党
1
0
· 4 ·